今年,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國家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有的教育專家、一線職教工作者歡樂地說:“職教的春天來了”。
姐盤點了領導們的語錄?倳浾f,“要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總理說,“要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讓‘中國制造’更多走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要靠千千萬萬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教育部領導說,職業教育將擴展到本碩階段,高等職業教育在辦好現有?茖哟胃叩嚷殬I(?)學校的基礎上,發展應用技術類型高校,培養本科層次職業人才,還將建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總理不光動嘴皮子,還用行動力挺職業教育。當地時間10月10日,正在德國訪問的李克強總理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贈送了一份“神秘禮物”——一把小巧精密的魯班鎖。它是中國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學生、3名90后小伙子王明靖李志仁張少華的作品,學生們希望總理在公開場合把這個禮物送給默克爾,以表達對中德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期待。
3個小伙子就讀的學院,正是中德兩國政府在職業教育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向國內引入了德國享譽世界的“雙元制”職業教育理念和模式。姐聽說,該校的德方專家中,有4人獲得了中國國家友誼獎。
與很多正在接受職業教育的中國學生一樣,李志仁來自農村,沒有考上普通高校,抱著“有技術就不會挨餓”的樸素想法來到了職業學校。起初十分忐忑的他,經過兩年多的學習,表示現在很有信心。
下面這位小伙為了實現技能夢,毅然從“北大退學改讀技!。
擁有“高大上”背景的周浩,為了理想和興趣選擇了技校,從眾人艷羨的高材生,變成了普通的技校學生。姐乍一看還以為是個“標題黨”。不過人各有志不必強求,姐支持你,將來辦公司記得多“照顧”一下北大校友,為大學生就業多出點力!
中國目前有2788所高等教育院校,在學總規模3460萬人;共有職業院校1.36萬所,在校生2934萬人,其中高職院校1321所,在校生974萬人,占高等教育的近40%。姐看新聞說,未來高職教育規模將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如果一半畢業生都是有一技之長的,可能就業也就不那么難了。
姐還要宣布一個好消息:根據今年發布的高考改革新政,如果將來考高職院校,可以參加統一高考,也可不參加,而是通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也就是說,學生除了要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文化素質成績使用的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成績,并參考他高中期間的綜合素質評價。從此,報考職校的高中生,可以不再感慨“我待高三如初戀,高三虐我千百遍”了。
姐聽說,2017年通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錄取高職院校學生就將成為主渠道。
6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專家認為,這是我國第一次對職業教育進行系統頂層設計,將有力推動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每個“第一次”都值得注目。
根據規劃,我國將引導一批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教育部領導說,我國1200所國家普通高等院校中,將有600多所轉向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專家說,“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得比較好,但在高等職業教育這方面一直是個短板。這一措施將解決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這還有利于解決高等教育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脫節的問題。
高校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象牙塔”?姐寧愿聽到高校不是“象牙塔”,也不愿大學生們年年都面臨“更難就業年”。
聽說了沒, 17歲的溫州女孩謝麗雪,今年中考的分數超過當地普高線48分,原本可以讀一個不錯的高中,但是最后卻選擇了職校。她說選擇讀職校,就是想學精一門技術,為就業增加砝碼。這個姑娘報的是畜牧獸醫專業,想要像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叔叔那樣,也開一家自己的寵物醫院。
近年來,中職中熱門專業的排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今年,像中草藥、畜牧獸醫、藥劑、農機維修等專業,都很熱門。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說,新形勢下國家將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推行學生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打通職業教育學生從中職、?、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姐太激動了,職業教育也可以高大上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