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鄭永明:一個賣建材的業余“物理學家”

    趙英梓

    2014年11月28日08:50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物理有一片明凈的天空,半夜醒來的時候,摒棄人世紛擾,有一個可以和大師對話的去處,是件挺幸福的事! 從上初二接觸物理到現在三十年了,物理一直是鄭永明的信仰,是他人生追逐的“女神”。今年4月他的物理論文《論金屬材料的速度極限》被《物理教師》錄用,隨后驚喜不斷,又有四篇論文在相關物理雜志上發表。

    不惑之年的鄭永明,老家在山東青州,小時候家境不好,初中畢業便輟學務工。鄭永明生活在兩個平行世界里。一個他是起早摸黑,為生計奔波的粗人,他當過安裝工人、水暖工,現在開著一家門市,賣著建材,農忙的時候也在地里干活;一個他是總在夜深人靜時向世界投去好奇目光不斷發問的人,書在床頭,紙筆隨身,每有問題和靈感他都隨時記下。

    初中畢業卻接連發表物理論文,他追逐自己的信仰,完成夢想,收獲快樂。

    15歲輟學 心中最深的遺憾

    夢想卻并未破滅

    才44歲的鄭永明頭發已經花白,微微駝背,目光柔和。骨節突出的手指是生活給他的印記,額頭上深深淺淺的皺紋像是年輪……看著這張平凡不能再平凡的臉仿佛時光穿梭,那年他15歲。

    1985年,15歲的鄭永明初中畢業,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家里貧寒,他也不想再和家里要錢,他對父母說“不想受學校約束,想到社會上試試身手! 原本想著等掙了錢就再回到學校,但這一離開就再也沒有回歸校園,這也是鄭永明心里最深的遺憾。

    “小時候,很喜歡研究有意思的現象。那些在磁鐵上面隔著紙片跳舞的鐵屑,那些隨著季節無聲枯榮的花花草草,那些定時回歸的彗星、步伐整齊的太陽系以及絢爛無垠的宇宙,都是我熱愛的對象!睉汛е@份最初的熱情,經歷過人生坎坷的鄭永明并沒有放棄夢想,而是將研究物理現象奉為自己的人生信仰。

    與兒嬉戲 玻璃球撞碎

    卻擦出靈感火花

    鄭永明是個好父親,他將所有的愛給了兒子。和兒子在一起,他更像是一個小伙伴,兒子也更像他的另一只眼睛,和他一起看這個世界,一起向這個世界發問。7歲時的兒子最喜歡玩玻璃彈珠,鄭永明便陪他玩。一天,兩只玻璃彈子在發生碰撞時,有一只破裂了。

    兒子問:為什么破裂?

    回答:撞擊力大于結合力

    問:速度再快會怎樣?

    答:粉碎;

    問:速度再快呢?

    答:可能熔化;

    又問:再快呢?

    ……

    這個問題纏繞著父子倆好幾年!拔锢肀仨氂袛祿、有等式,必須得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研究的過程并不順利。但我并未因解不開答案而苦惱,而是越思考越快樂”,鄭永明和兒子最終找到了合理的答案,他把撞擊力換算成動能,把熔化換算成內能,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列出等式。通過計算,他們得出了金屬物質都是有速度極限的,而我們熟悉的金屬金、銀、銅、鉛、鋁的速度極限值分別是526.0m/s;665.2 m/s;899.8 m/s;291.6 m/s;1077.8 m/s。

    得出結論讓父子倆欣喜若狂,但講明白讓別人理解卻是另外一個難題,對于兩個初中生而言,寫成論文并發表不是那么簡單“先是依樣畫葫蘆,照著人家論文的模版往上套,八投其稿而不中,十易其稿而不成,好歹我骨子里有股韌勁,寫不好繼續改,我就這樣不放棄! 為了表述清晰,讓讀者理解,鄭永明特意買來國外專門介紹論文寫作的書籍。寫論文那段時間,鄭永明又著急又上火,“有的編輯部審稿速度很快,一兩周就有回復,有的則要三個月,有的干脆沒有回復。那段時間都變得強迫癥了,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看郵箱有沒有編輯部的回信!

    終于,在2014年4月的一天,他收到了《物理教師》的回復,“論文已錄用!边@讓鄭永明父子倆激動壞了。 “這么久的心血沒有白費,我的物理信仰不是遙遠的夢了!

    而這一天,距離當年陪兒子玩玻璃彈珠已經整整過去十年。

    《物理教師》是一本致力于促進中學物理教學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的刊物,這次的突破,也讓鄭永明隨后的論文寫作路順了不少,論文《焦耳實驗的疏漏》發表在2014年《物理通報》增刊上;《相對論中質素關系的適用范圍》發表在2014年《中學物理教學參考》8期下月刊;文章《給我速度,我能點燃大!繁讳浻糜凇吨袑W物理教學參考》11期下;《試論物質的溫度極限》被錄用于《湖南中學物理》11期。記者曾就鄭永明的論文專門咨詢過一位物理學博士,雖然他認為其中有些觀點可以商榷,但他很誠懇地表示,如果是初中畢業能寫出這些確實不容易。

    自比向日葵 一心向光明

    詩是他另一個信仰

    詩是鄭永明另一個信仰,他曾給自己寫了一首詩《向日葵》,他將自己比做向日葵。生活雖然偶有不如意,但他都能從容應對,樂觀處之,心向光明。

    《向日葵》

    雨稀地貧無怨聲,

    風沙拂面笑從容。

    誰人身后無背影,

    只是一心向光明。

    閱讀更多學霸故事》》

    (責編:董昕航(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