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還記得,去年高校盛產了699萬畢業生,獲得前所未有的大豐收,媒體卻驚呼“史上最難就業年”來襲;今年高!笆粘伞备,比去年“產量”還高出28萬,達到727萬,與香港地區的總人口不相上下。
去年“最難”,今年“更難”?聽聞今年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不增反減,姐真為畢業生們捉急。
姐替你們查了“靠譜”資料,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4)》稱,去年就業狀況并不比前幾年差,初次就業率好于2009年,與2011年相差也不大!白铍y就業年”,但愿真的只是個唬人的“標題黨”!
為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收入而讀書,姐的爸媽當初也是這么想的。但是,現實卻殘酷冰冷:高校畢業生學校層次高并沒有直接帶來高收入,從月起薪平均值看,“211”重點高校為3157元,一本本科院校為3793元,高職院校為3291元,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為2610元。如果這就是真相,姐真就打定主意不逼孩子報奧數班,做那些姐也搞不定的數學難題了。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發布了《未就業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稱未就業大學畢業生期望的月起薪平均為2645元,期待的平均月工資大致3700元,其中2000-3500元的占了將近70%。對比之后,甚感欣慰——你們期望的起薪其實真不算高,去年畢業的同學們拿到的平均數已經超了這個數字一截。
2015年的考研大戰剛剛落幕,你知道為啥好多人都在埋頭備考嗎?調查顯示,碩士生平均月起薪比本科生高2183元,也許這才是學子們排長龍扎堆自習室拼命復習的真相。姐以前眼瞧著宿舍的一位女生,大二就確立了考研目標,還取笑人家早早就給自己套上考研枷鎖,為未來而活。姐多瀟灑,大學過得像小學,但奮斗多年后那位同學升級為大學老師,還嫁了博士老公,姐這才悔不當初啊。
姐原以為就業壓力來自競爭者的龐大數量,但是奇葩雇主的招聘歧視才更是雪上加霜,讓求職的人兒“透心涼”。
東莞南城第一國際匯,招清潔工居然“看臉”定價。年輕漂亮的就給1800元,普通點兒的只有1600+;長春的裴紅委屈得很,7個月被炒了7次魷魚,只因為姓“裴(賠)”,姐查了百家姓,沒有姓“zhuan”(音同賺)的,姐勸你自己創業,賺了大錢請原來的老板出來聊聊;畢業于杭州師范大學的小溫競聘一加知名廣告設計公司,她被告知:處女座、天蝎座勿擾。
說出來都是淚,姐聽著真心酸,求個自力更生的工作,咋就這么多人添亂嘞!未來的爸爸媽媽們,你們還是挑挑日子,別讓孩子將來也被老板翻來撿去的。
今年一季度, 75所部屬高校率先發布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姐真是好奇,想親眼驗證動輒超過90%的就業率背后有啥“秘籍”。
不愧是民間智庫,4月初,21世紀教育研究院就以獵豹的速度發布了“高校就業質量年度報告”評價排名報告,對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就業報告的內容完備性、公信力及信息公開化做出了評價。其中僅有22所大學的就業年報總分達到60分,合格率還不足三成。頂尖學府北大交出的年報內容完備性與公信力竟然淪為倒數第二,姐真是感慨:這么雙眼睛盯著您哪,能不能走點心啊。
為了你們,姐還甘心干起了統計員的工作。在75所部屬高校中,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位居本科就業率前三名;清華、北大、復旦等傳統名校位居中游;本科就業率超過99%的有6所高校,超過90%的有73所高校。就業率最低的三所高!心县斀浾ù髮W、蘭州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中,有兩所是主要培養法律人才的高校。
姐望文生義,誤以為法治社會應該需要批量懂法人才,看到這,也只好相信:“法學”專業被亮紅牌已經是鐵的事實了。電子商務、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在教育部發布的近兩年全國就業率較低本科專業名單中,15個專業躺著中槍了。雙十二剛過,姐沒法相信電子商務要成冷門專業了。姐聽說,有些專家能推斷出幾年之后哪些專業畢業生暢銷,哪些專業畢業生滯銷,感興趣的可以自個兒去了解一下。
最近姐看新聞說,教育部要求高校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還將加大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資金支持力度,聘請創業成功者、企業家、投資人等擔任兼職導師,對創新創業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
姐真是為你們高興,你們可以多一個選擇——上學期間就開始創業,還有人給資金、傳經驗。創業不乏風光:北大碩士開米粉店,半年賣了500萬;上海大學畢業生辦網站,年入10億……但創業有風險,入行要慎重。創業從來都不是兩眼一抹黑的人干成的,沒有含金量、市場不需要的事物,遲早得趴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