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好時“彩旗孝子”家門口總是晾著各種衣物。
在常州市雕莊街道清溪村,人人都知道王建鋒是“彩旗孝子”!為什么有這個綽號?因為老母親生活不能自理,經常把衣物、床褥弄臟,一天內少則七八次,多則十幾次,曬場上晾曬的衣服被褥,成了他家的“標志性門牌”,每逢天氣好時,他家門口被子和衣物五顏六色,隨風飄揚。
為當母親“手腳”只上夜班
位于中吳大道南側的雕莊街道清溪村村委會旁,一排白色的三層樓房整齊又挺拔。略顯突兀的是,一戶人家門前的水泥地上曬滿了棉被和衣物,五顏六色、隨風飄揚。這便是王建鋒的家。走入客堂,年過五旬的男主人王建鋒,正推著輪椅上的癱瘓母親,準備外出曬太陽。
王建鋒,男,1964年生,天寧區雕莊街道清溪村村民。一米七左右的個頭,黝黑的臉龐,滄桑的面容略顯疲憊。早上8點才下夜班的王建鋒一刻未合眼,已圍著母親丁玉珍忙活了一上午:煎藥、燒飯、按摩……對于他來說,這一切早已習以為常。
2008年,69歲的丁玉珍突發腦溢血,經過搶救,終于挽回生命,卻從此癱瘓在床。原本手腳麻利操持家務的“一把手”母親,一下子成為了需要專人照料的“負擔”。之后,更多的重擔落在了兒子王建鋒的肩上,買菜、燒飯、清洗衣物……甚至是接屎接尿。王建鋒是工商銀行雕莊支行配電間電工,為了有更多時間,王建鋒向單位領導申請上夜班,這樣他可以上一天休一天,有更多時間來照顧母親。
王建鋒說,前幾年,他們前前后后請了30多個保姆,長則幾個月,短則幾天,但都呆不長!耙灿杏H戚跟我們說,雕莊養老院挺好的,可以把母親送養老院,可王建鋒覺得,還是在家里照顧放心!庇谑,這6年來,王建鋒一直上夜班,他空出白天來當母親的“手”和“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