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簡政放權,尚有瓶頸待突破
“校長組閣制”為學校去行政化改革跨出了堅實的一步。在這一套制度之下,一個效率高、凝聚力強的班子很容易就能組建起來,但這條道路并不平坦。從鎮江市的實踐來看,自主管理模式的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還需要學校不斷調整、適應、完善。
跟國內其他試點地區一樣,校長們有了一定的自主支配權,但對鎮江市教育局的文件該怎么落實,哪些會議應該參加等,校長們把握起來還有一定困難!坝袝r因工作忙,想不參加局里的會議,但又有思想顧慮,怕學校工作與教育局脫節,怕主持會議的領導有想法。這些都需要有一個磨合期,還無法一下子做到位!饼忞p明說。
目前,鎮江在用人權方面跨出了可喜的一步,“校長組閣制”讓校長、副校長、中層干部以及普通的教職員工都看到了希望,也大大激發了學校的活力,這是國內其他地方難以做到的。但話說回來,教師的人事權并沒有想象的那樣放得開!澳壳,人力資源的開發使用,只能在一所學校范圍內,無法在更大的區域調配!迸藭攒秸f出了“組閣”面對的難題,“人事權、財權不在校長手上,容易被束縛手腳,成為學校自主管理的一個瓶頸!
在鎮江,自主管理并非僅僅針對3所改革試點校,大部分學校都或多或少參與其中。丹徒高級中學校長蔡鵬說:“如今教育局還權于校長,對校長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安排需要校長來統籌,遇到問題需要校長來解決。如果校長不能及時轉變觀念,適應自主管理的新要求,教育質量就會得不到保證!辨偨械诹袑W校長張鵬則認為:“自主管理并非簡單地抓權,不是擺脫教育行政部門單干,相反是要把上級的要求自覺與超前地落實,并針對目前的薄弱環節固強補弱,提高管理效率,促進管理者更多關注學生、關注課堂、關注教師的發展!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對這些觀點基本贊同,他認為,鎮江在國內中小學簡政放權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但他坦言這個層面的人事權解放之后也要面臨著更多的實際問題,“校長缺乏財權,難以建立相應的績效體系,會很大程度上妨礙組閣制的工作效能,讓想干事、敢干事的新提拔人員干了事卻無法在工資、報酬上予以體現!
“更麻煩的是,副校長跟中層的任期是隨著校長走的,如果這一屆校長干得好,在中國社會獨有的文化之下,這一批副校長跟中層是不是做得到‘能上能下’呢?”儲朝暉說,從目前看鎮江還需要建立一套“彈劾機制”,讓這些選出來的校長擁有一群“反對派”,允許不贊成他的人存在,并建立合理的溝通機制,防止因競聘選舉產生“派系斗爭”。
儲朝暉認為,從長遠來看,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管理,政校分開依舊是方向,包括外部制度空間與內部空間尺度兩部分,說穿了就是“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使學校擁有人權、財權、決策權”,其方向是讓學校不再是行政機構的下屬,而是相對獨立自主的法人社團;政府與學校之間的關系要通過法律法規來調節,而不能再對學校發行政指令。
在鎮江,“校長組閣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倒逼機制,讓校長們將自主管理的壓力轉變為工作動力,張全寶說:“經過校內討論,我們‘組閣’也不是自由化管理,不是隨心所欲管理,而是要校長、管理團隊騰出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思考如何按學校規律運轉,按規劃建設學校!
這樣的情況,讓鎮江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信心大增,上下形成了強烈推進改革的共識與氛圍!叭硕加幸蕾嚽榫w,學校建設也如此?煽陀^環境擺在那兒,實行自主管理后,教育局這根拐棍指望不上。久而久之,倒養成了學校自立自愛自強的意識,各種長計劃、短安排都是心中有數,校長們就能獨當一面地開展工作!钡ね絽^教育局局長曾明泉說。
趙玨更是自信地說:“堅持不懈地推進教育改革,任重道遠,認準了的路就要堅定地走下去!
(來源:中國教育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