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聲音
推動教育發展走上不斷提升質量的良性軌道
袁貴仁(教育部部長):多年來,我們一直強調提高教育質量,但提高質量是一個過程,我們必須花大力氣、下真功夫認認真真地抓、堅持不懈地抓,F在迫切需要我們努力把提高質量的理念變為完善的制度、政策,把提高質量的說法變為科學的方法、做法。
五、強教為何必先強師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決定教育質量的最重要因素。有了好的教師,才可能有高質量的教育。
我國目前有1460多萬名教師,承擔著世界上最大規模教育的重任,為培養各類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質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應看到,我國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亟待提高,區域、城鄉、學校間教師資源配置不平衡。特別是近年來極少數教師師德敗壞,嚴重損害了教師的社會形象。推動教育質量提高,迫切需要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2012年8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強教育隊伍建設的意見》,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高度,對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出具體部署。
從政府來講,應創造有利于教師工作和發展的環境及條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教育工作。深化教師管理制度改革,創新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建立教師學習培訓制度,完善培養培訓體系,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這幾年,國家針對農村教師隊伍狀況,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施了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為農村補充了大批優秀教師。實施了以農村教師為重點的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大力促進農村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今后,還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教師培訓的支持力度,繼續深入實施“特崗計劃”,建立農村教師補充新機制。
同時,應切實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水平,這是教育隊伍吸引人、留得住人的關鍵。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保障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健全符合教師職業特點、體現崗位績效的工資分配激勵約束機制,落實和完善教師社會保障政策。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實行工資傾斜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對社會來講,應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俗話說,“眾星捧月月更明”。尊師重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一個國家重視不重視教育,首先要看教師的社會地位。在世界各國,教師通常都是受人尊重的職業,我國更是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應大力宣傳教書育人楷模的先進事跡,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讓教師成為全社會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羨慕的職業。
政策傳真
《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相關內容
1.實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學時的教師全員培訓制度,推行教師培訓學分制度。采取頂崗置換研修、校本研修、遠程培訓等多種模式,大力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培訓。
2.完善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的教師考核評價標準,探索實行學校、學生、教師和社會等多方參與的評價辦法,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
3.健全新進教師公開招聘制度,探索符合不同學段、專業和崗位特點的教師招聘辦法。繼續實施并逐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探索吸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小學、教學點任教的新機制。
從教師自身來講,應自覺加強專業學習和師德修養!皩W為人師,行為世范”,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價值追求。教師要把教書放在第一位,打牢深厚的知識功底,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同時加強師德修養,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教育是國計,更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只有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造就一批又一批高素質人才,才能用人力資源強國的教育夢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