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難不難?創業教育還要跨過哪些門檻?【3】

C.制度門檻:創業教育要融合進大學教育整體
與美歐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創業教育還處于萌芽和起步階段,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總結都還不夠。
近幾年創新創業教育在國內風起云涌,教育部等有關政府部門不斷推出新政策,大力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高校與學生就業相關的部門熱情高漲,并付諸行動?墒,專業課教師對此相對冷淡,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不高,沒有興趣的專業學習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障礙。高考錄取中依據分數高低而非學習興趣確定專業的現象依然非常普遍,在大學期間轉換專業看成績排名而不看興趣的現象一直很難改變。高校創新創業的師資隊伍不僅數量不大而且質量不高,很多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本身缺乏創新創業經驗。
每個人都有創新創業的基因。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該是提供更多更好的機會,充分挖掘和發揮學生的創新創業潛力。需要強調的是,在任何職業和崗位上都可以有創新,因此應該鼓勵人人創新。但是,沒有必要讓人人都創業。教育部門在統計畢業生就業去向的時候,不要硬性規定自主創業的比例目標。高校在設置創業教育課程時,是否將其作為全體學生的必修課也要慎重,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
應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培養創新創業興趣、營造創新創業環境,讓真正有創新創業熱情、興趣和能力的大學生加入到創新創業隊伍中。不能把創業當作就業替代,強迫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去創業。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一兩門課程就能解決的,必須融合于大學教育的整體之中,并不斷向前延伸到基礎教育。這就要求我國教育進行深入改革和發展,讓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和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發生翻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不能只看結果,而輕忽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思路;不再強調唯一的標準答案,而應鼓勵學生發現更多結論的可能性;不要囿于課堂學習,而要將創新創業教育植根于真實世界里。(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 岳昌君)
(來源:光明日報)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