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北京師范大學看望教師學生并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師、努力培養造就一流教師提出了明確要求。
今天提出好教師應該關注學生整體發展的要求,是因為在我們的教育中或多或少地出現了課堂教學認知過度初級化、缺乏創新精神培養、情感教育缺失、道德教育失效、公民教育地位尚未確立、個性教育扭曲、解決學生消極社會性能力培養的欠缺、健康教育片面、安全素養培養缺位、藝術教育功利化、審美教育庸俗化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教育綜合改革,但無論怎樣的改革,都將通過教師來實現。
我們首先需要通過教師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來解決,問題是好教師關注的學生整體發展是什么?在我們看來,好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發展。在關注學生認知發展時,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注意、記憶、感知覺等的初級認知,還要隨學生成長關注其分析、判斷、推理和決策的思維,關注語言、概念形成和知識表征的能力,關注問題解決、專長形成和創造力等的高級認知。然而,僅僅是關注認知發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對教師來說,重要的是具備促進學生情感發展的教育能力。
好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道德和公民性發展。不僅要關注學生道德發展中的知、情、意、行的規律,還要關注學生公民性發展中的社會責任和權利、政治責任和權利,尤其是要關注學生的國家和民族認同的發展。
好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社會性發展。理解學生的個性發展是在遵循社會基本準則、規則、習俗等制度基礎上的獨特品性和風格。要消解學生發展中的自私自利和精致的個人主義,還要關注學生的基礎社會性和高級社會性發展,以及消極社會性和積極社會性發展,促進學生自我個體和社會角色認同、培養其適應、引領社會變化的社會責任和領導力,需要培養學生的合作、分享、團結、尊重、包容、理解等積極社會性,更要培養學生解決不和、沖突、矛盾、對抗、競爭等的社會能力。
好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健康和安全發展。健康和安全是學生的生命保障,除身心健康外,還有精神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教師既要為學生發展創造安全環境,還要促進學生的安全發展,生命安全、性安全、信息安全等。
好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藝術和審美發展。學生的藝術發展是指學生的藝術知識和技能的發展,這是藝術教師的工作內容。但學生審美發展既與藝術發展緊密聯系,同時還可以獨立于藝術發展。學生可以通過審美意識、體驗、創作的過程獲得審美的知、情、意、行的發展,而對學生這種發展的關注是好教師應盡的責任。
從以上對好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的理解來看,我們雖然在認識上以不同維度來表達,但教師必須具有這些維度的整體認識,任何一個學段、一個年級、一個學科的教師,都需要有這種學生發展的整體觀,從而使教師時刻都面對著一個整體發展的學生。
(■朱旭東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