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好大學不是改名改出來的

    2014年07月07日13:32    來源:河北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好大學不是改名改出來的

      湖南科技大學和湖南科技學院同屬湖南省內本科院校,一字之差讓對高校不甚了解的張先生一頭霧水。近二十年來,國內高校掀起了更名潮。2008年至今,國內共有380所學校更名。改名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學校性質和類別上的不斷加碼,比如從?茖W校到學院到大學;二是地域的泛化和求大求洋,比如學校冠名從縣市地名到省市區名,再到華北、華南,甚至中國。(據《法制周報》7月5日報道)

      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高校熱衷改名有三個原因或表現:第一,盲目地增加學科,為“學院”更名為“大學”創造條件;第二,把改校名當成“政績”,不顧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第三,社會心理普遍認為,大學比學院“層次更高”。

      一哄而上的“高校改名潮”中,只有極少數高校的名字是應該改的,屬于實至名歸,但絕大多數卻只是“改名崇拜”結果,“氣派”的校名并沒能提升教育品質。

      深深糾結于自己的名字,反映出這些高校缺乏“內在自信”的心態,仿佛名字一改,身價立即高了一等。這種浮躁、庸俗、膚淺的心態,反映到具體的辦學工作上,也必然是華而不實、急功近利。

      好大學不是改名改出來的,辦學有道才能實至名歸。踏踏實實地按照教育規律辦學,哪怕校名不夠輝煌、不夠“高大上”,也能得到較高的社會認同。況且,大學校名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包含著豐厚的歷史沉淀和人文價值,現在,這些遺產隨著校名的更改而瞬間消失了——學校在虛幻的“形象提升”中,其實也經受了巨大的文化和品牌損失。

      反觀那些歷史悠久的世界名校,任時間流逝,無不一貫地注重內在品質的提升、注重物質形式中那個活著的靈魂。有了這種內在的自信和篤定,又哪里還會糾結于自己的名字太“土氣”或不夠“高檔”?比如,牛津大學位于泰晤士河和柴威爾河匯合處,建校之時河水不深,用牛拉車即可涉水而過,“牛津”便由此得名——這名字不但陳舊,還非常土氣,但絲毫沒有影響其在全球教育界的地位。再如,加州理工、麻省理工,其校名也不過是“學院”,然而又有誰敢說這樣的校名不夠高檔?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套用這句話,“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名號之謂也,有內涵之謂也”。無論叫“大學”、“學院”,還是“分!,只要有實力和教育影響力,同樣都可以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好大學,又何必深陷“改名崇拜”難以自拔?(記者 耿銀平)

    (責編:李小琳、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