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8日電(記者林露)今天下午,北京市教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據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各區縣深入推進本區縣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富有區域個性的教育新版圖已經呈現在市民面前。
昌平:優化資源布局建美麗新區
■ 戰略規劃:到“十二五”末,重點培育25所優質特色中小學、引進區域外名校8—10所。制定2012 —2020年教育基礎設施專項規劃,使學校建設規模更加適宜、布局更加合理。與北京教育學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實施《特色學校建設與名校長培養項目方案》,實施以項目促名校、以名師帶名校的策略,對名師名校長培養和名校建設進行診斷和指導。
■新建學校:12所名校(名園)今年投入使用。
■學位增長:今年新增學位6000個。
■師資建設:按照“以名師促名!钡墓ぷ髟瓌t和“以項目促課題”的推進策略,與北京教育學會深度合作,組建昌平區中小學及學前教育均衡發展項目組,通過特色學校建設與名校長培養、骨干教師培養工程等項目,加快名師名校建設速度。
大興: “點線圈”格局盤活8大協作區
■ 戰略規劃:部署“點線圈”教育新格局,實現教育資源布局科學優化,即通過打造品牌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點”,連接小、初、高學段銜接的優質教育資源“線”,拓展區域內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圈”,形成優質校引領、學段間聯盟、校際間合作的8大校際協作區共研機制,構成縱向貫穿融通、橫向擴展延伸格局。
■新建學校:3年內實施54項改擴建工程;兩年內擬建8個校外教育活動站。
■學位增長:3年將新增學位4.3萬余個。
■師資建設:進一步構建完善的市、區、校三級教師培訓體系,2014年底將區級骨干及以上優秀人才的比例從15%提高到18%。每年力爭引進至少5名高端人才。
房山: “一環兩帶三區”義務教育集群發展
■ 戰略規劃:教育綜合改革從外延質量型向內涵效益型轉型,組建“一環兩帶三區”義務教育集群(“一環”指南部教育均衡發展環,“兩帶”指南部、北部山區教育均衡發展帶,“三區”囊括長良、城關和竇店教育聚集區),著眼于實現“建成城市教育體系、實現教育現代化、打通普職成人才連通渠道”的教育強區目標。
■新建學校:今年將建成兩所學校。3年內將改擴建14所學校。結合新城建設,規劃新建4所公辦一貫制學校。另有兩校在審批、籌備中。
■學位增長:未來3年新增學位9580個。
■師資建設:5年來共招聘優秀畢業生940人。建立名師工作室,加大與區域、高校和教科研單位合作。實施“特級教師行動計劃”,組織骨干教師與特級教師、專家、學者建立師徒關系。以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為重點,培訓相關師資。鼓勵教師參加學歷提升培訓。
通州:優質教育為城市副中心發展奠基
■ 戰略規劃:實施“內升外引”策略,提升本土優質校,引進城區名校,均衡布局優質教育資源。將引入人大附中、首師大附中、景山學校、北京二中、北京五中等5所示范高中校校區,形成“3+5”優質高中新格局。
■新建學校:本年度已開工建設6所學校,其中3所學校將在秋季招生。未來幾年內,將新建、改擴建共20多所中小學。未來3年力爭增加2—4所市級示范園。
■學位增長:幾年內增加學位4萬余個。
■師資建設:啟動“名師培養工程”,與首師大、北京教科院等合作建立11個學科工作站以及23個名師工作室。完善優秀人才考核激勵辦法,政府重獎優秀教師隊伍。每年計劃引進省外在職高水平教育人才10名左右。持續開展“杯賽”提升教師素質。
順義:聯盟組團縱橫推進優質均衡
■ 戰略規劃: 縱向構建城鄉教育聯盟,橫向組建學校組團、區域發展學校集團,建立牛欄山一中、順義一中、楊鎮一中三大聯盟,帶動75所學校,最大限度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融通共享。建立健全城鄉教師交流制度。嘗試走教制度,聯盟內教師可跨校任教。
■ 新建學校: 2014年引進兩所優質資源校建立分;蛐^。今后3年推進20所中小學改擴建工程。未來幾年15所幼兒園陸續投入使用。今年打造京北最大職業教育中心。
■ 學位增長: 3年內新增優質學位2.4萬余個。
■ 師資建設: 2005年以來,名師工作室建立起骨干教師分級培養體系,共培養各科學科帶頭人600多人。2013年啟動“十、百、千”骨干教師示范引領工程。目前,區級以上骨干教師已占教師總數的14%,覆蓋所有學校和各學段。預計到2018年,名師工作室將覆蓋幼兒園五大領域、中小學及職業學校所有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