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
每所高校在財務管理方面應該說都有問題,很多的大學是被抓過人的。我總結高校腐敗有三點:基建、招生和采購。這些幾乎校校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高校領導干部有了權力,會被很多人盯上,如果不加以約束,就會產生腐敗。
高校作為經濟體,幾乎都有審計部門,但多為內設部門,對學校本身的財務監管很難起到實質作用,力度也不夠。在容易出問題的領域,高校應加強審計力度,推行年審制度。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這幾年,高校腐敗一直都是熱點。不公開不透明,建豪華校門、觀光電梯、景觀大道……一邊嚷著缺錢,一邊亂花錢。
大學的錢是哪兒來的?不管是捐贈、撥款,還是學費,都應該主動向公眾公開。不止是“三公”經費,還有花在人才培養上的錢、花在學術研究上的錢,比如設備購買、聘請專家等等。
自上而下的改革,問責力度總是不夠。權力過分集中于校領導,強調一把手的反腐責任,就像讓貓去看魚,卻要貓提高認識不吃魚一樣。嚴抓高校腐敗的幾個“關頭”,推進高校民主管理才是根本。
放眼
臺灣高校:
證件工本費
都入預算
臺灣在2000年頒布《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規定“公、私立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應定期造具財務報表,載明其經費收支使用情形!2001年依據上述規定頒布《公私立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公告財務報表作業原則》,規定學校會計報表須經會計師查核簽證,并按要求于學校網站公告。
例如,訪問臺灣世新大學網站,點擊“行政單位”下設的“會計室”,便可清楚讀到世新大學歷年的決預算表,且均附有會計師查核報告。在2012年度的預算表中,“收入”被詳細分為學雜費、推廣教育、補助、捐贈、利息等多個類別,甚至住宿費、證件工本費、停車費等也細細做出預算!爸С觥眲t分為工資、業務、退休、折舊、獎助學金等多個類別。(主筆:魏婧 素描:宋溪)
(來源:北京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