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應要求化名,某高校學院副院長):
現在不是都搞國際化辦學嗎?坦白地說,如果我想出去一趟,可以跟俄羅斯、美國等等國家聯系,讓那邊的高校發個邀請函。為了達到讓他們邀請我們的目的,也可以先給他們來個邀請。有領導家孩子在美國讀書,他就弄了個美國學校的邀請函去考察,順便看看孩子。
找朋友吃個飯,花了1000塊錢,看看管財務的是誰。要是跟我關系好,就以“交流合作”的名義報了,要是關系不好,沒準就會刁難我。
公車方面,學校車輛是限量的,院級領導不配車,校級領導才配車,副校長是帕薩特,校長是奧迪A6?傮w來說,我們領導還行,算比較老實了。
高!叭辈恢狄惶?基建隨隨便便就上千萬!
高校規模不斷擴大,經費來源多元化,也更廣泛地參與到市場當中,其中的財務問題,已遠不止“三公”那樣簡單。
王平:
我們學校是沒有產業的,每年的運行經費大概在十幾個億,捉襟見肘,沒法跟很多學校比。像北大辦一個高級總裁班就能賺非常多的錢。
在我看來,高校真正涉及的腐敗其實遠在“三公”之外。拿“三公”這點日常經費跟基建、采購比,根本不值一提。我們學校原來一個主管基建的領導,后來換崗了。他就說:“教學改革撥個400萬算什么,太沒意思了,基建的隨隨便便就上千萬!”那才是真正的“黑色地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