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
高校公開“三公”情況,如果不細致,就只能連續每年看個動態,看看是多了還是少了,有個比較,但除此之外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我認為在“三公”公開方面,要向審計署學習,他們公布的“三公”是最漂亮的。
比如公務出國的團組、人次、領導級別、參加的是什么會、是否帶翻譯等具體內容都有。高校應該公開到一樣的程度,沒什么見不得人的。
高校財務管理彈性有多大?住五星酒店也能報銷!
高校在財務管理方面,究竟有多大彈性?有高校教師講述了他們的切身體會。
關樹(應要求化名,某高校教授):
據我觀察,現在高校的經費使用確實存在問題,主要是因為近幾年大學經費增長較快,科研經費也比較多,為以各種名義報銷提供了條件。
我也經歷過。某個項目拿到很大一筆經費,吃飯幾千元一頓的都有,住五星級賓館一晚一兩千元,然后都可以用項目的名義報銷掉。我們學校在日常報銷上已經是偏嚴的了,比如汽油票就不能報。有些學校報銷范圍很廣很活,彈性更大。
還有就是重復裝修。辦公樓明明好好的,不到十年,甚至五六年就裝修一次。國外的學?赡軒资甓疾粫匦卵b修。
更多的還是要看自覺吧。比如同樣都是校領導,有的就騎自行車來,有的一兩公里也要坐專車來,沒法說。
出去考察、開會,一點兒都不旅游的話不現實。真就是天天在屋里開會,可能來的人就不多了。再說完成了主要任務,順便看看也不過分吧,難道硬要蒙上眼睛不看嗎?
但有一次去臺灣訪問,我發現學校的管理還是不同:每頓飯就是吃盒飯,規定不能超過100元臺幣(約20元人民幣),否則多的錢自己掏,確實嚴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