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性格類型及職業傾向
下面我們主要地介紹一下關于職業傾向測試的霍蘭德教授的職業人格的六角型思想,及對不同職業的選擇。
霍蘭德職業人格六角型理論。
人們通常把自己喜歡做的事說成是興趣,如果我們把這種興趣與職業生涯的選擇聯系到一起,回答起來就不那么輕松了。許多心理專家做了大量的實驗研究,最著名的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蘭德,他長期從事職業咨詢工作,通過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與他人職業生涯的深人研究,首次提出了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人業互擇理論”;籼m德設計了一個平面六邊形,六個角分別代表六種勞動者類型或職業類型;每種人格類型與其他五種人格之間都有連線(見圖3-1);每種類型的職業與其他五種職業之間也都有連線(見圖3-2),連線距離越短,兩種類型的相關系數越大。連線距離越長,兩種類型的相關系數就越小。比如,現實型與調研型和常規型相關程度較高,與藝術型、企業型相關度次高,與社會型相關度最低。
調研型I:喜歡學習、研究、分析、評估和解決問題
現實型R:有運動或機械操作的能力,喜歡機械、工具、植物或動物,偏好戶外活動。
藝術型A:有藝術、直覺、創造的能力,喜歡運動,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喜歡在自由的環境中工作。
常規型C:喜歡從事資料工作,有寫作或數理分析的能力,能夠聽從指示完成細瑣的工作。
社會型S:擅長和人相處,喜歡教導、幫助、啟發或訓練別人。
企業型E:喜歡和人群互動,自信,有說服力、領導力,追求政治或經濟上的成就。
圖2-1人格類型的六角模型
圖2-2 職業類型的六角模型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