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高中“國際班”學費看似不高,但額外收費項目很多。
2012年,北京某營利性培訓機構舉辦了國際高中。學生小新的父親告訴記者,小新每年的學費、食宿費用是9萬元,但學校組織他參加了“聯合國青年大會”和參觀世界銀行的游學活動,費用是3.98萬元,而參與采訪亞運會團費7000元,再加上SAT(“美國高考”)考前培訓、預計三次赴香港考試團費等,合計將近7萬元。
據了解,考前培訓服務、組織學生趕考、申請學校等服務費用獨立于學費之外,學生可以自選。但家長表示,為了成功出國,增長見識的游學、考試培訓等費用“一個都不能少”。
在經濟利益驅動下,一些學校競相開設“國際班”。上海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有的高中國際部能夠容納20多個班級、近500名學生,仍然供不應求。很多國際部、國際班實際上是出國留學培訓班,收費未經審批。
上海市教委有關人士也向記者證實,除了5所經過審批的學校、幼兒園國際部外,上海一些學校開設“國際班”均未經審批,師資課程水平參差不齊。
“國際班”也搞“應試競賽”
交納了昂貴的學費,不少家長期待能夠提高“素質教育”,為孩子將來的就業與發展打下基礎。然而,為了幫助學生參加“洋高考”,不少“國際班”也搞“應試競賽”。有的因為師資不足,教學質量并不理想。
上海的張先生把兒子送到某知名高中“國際班”。到高二下學期,他發現兒子班里好多學生跑到社會上的培訓機構上課,突擊學習SAT。按照張先生給兒子的計劃,高中第一年全力考托福,第二年拼會考,同時準備SAT,第三年,SAT1、SAT2和AP都要取得達標成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