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十個最熱點(五):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3】--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公務員考試報道_人民網公務員考試頻道_人民網教育>>申論

    申論十個最熱點(五):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3】

     中公教育

    2012年11月14日14:03        手機看新聞
    申論十個最熱點匯總

    【范文示例】

    收入懸殊漸顯形  催逼政府新調控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改革之初打破了平均主義,激發了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但是,隨著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舊的收入分配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導致收入懸殊漸顯形,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的穩定埋下了隱患。因此,種種跡象表明,只有加強政府的調控作用才是解決收入分配懸殊的關鍵之策、點睛之筆。

    我國打破原來的平均主義分配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初級分配階段產生一定的收入差距是合理的、必然的。但是,居民收入差距過大,會造成很多問題,必須予以解決。胡錦濤主席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為我們指明了解決問題的方向。

    解決收入分配差距問題,不能僅僅依靠市場自身的調節,必須由政府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我國政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設計者、實踐者、指揮者和推動者,在保證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公平中也應發揮重要作用。

    加快市場化改革,矯正和彌補市場的不足。市場分配的功能主要是為滿足效率目標提供動力機制,其缺陷是擴大收入差距,不利于公平,引發社會不穩定。市場本身是不能夠創立和維持公平的競爭環境的,公平必須由政府強制地建立和維護。通過變革財產關系、發展教育、加強衛生保健、擴大就業等措施,政府有力地克服或縮小生產條件上的差別,是對市場缺陷的有力彌補。

    健全宏觀調節機制,創造公平的社會條件。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

    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保證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加大對西部地區投入,縮小地區間差異。同時,在基礎設施等方面對西部進行必要支持,對于收入過低的一部分群眾,建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要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保護公民的合法收入。

    調節高收入人群收入,取締非法收入,促進社會的和諧和穩定。我國政府采取有效調節居民收入稅收制度與稅收征管方式,加大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力度,更多地提供公共產品。尤為突出的是社會上存在的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極易導致社會心態的嚴重失衡,因此政府要加大監管力度,堅決取締非法收入。

    “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笔杖霊沂鉂u顯形,這在一定程度上毀損了人民對公平正義的崇尚,“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更是政府的天職和良心,因此,唯有加快市場化、健全宏觀調控機制、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調節高收入人群收入,方能起到預期的效果,達到提振經濟快速發展的目的。

     

    來源:中公教育

     

    2013國家公考信息:

     

    (責任編輯:袁勃、林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