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留守兒童等來父母也等來爭吵"父母只關心成績"【4】

    2015年03月02日07:1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留守兒童等來父母也等來爭吵"父母只關心成績"

      親子矛盾的根源在于長期分離造成的隔膜

      根據全國婦聯2013年發布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2005~2010年,農村小學、初中學齡階段留守兒童和大齡留守兒童規模降低了9.65%和19.68%,而學齡前留守兒童規?焖倥蛎,增幅達47.73%。

      一些留守兒童父母有這樣一個認識誤區:學齡前不重要,等上學了再自己帶。殊不知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關鍵期是在學齡前,如果錯過這一關鍵期,孩子即使到了父母身邊也很難再建立親密關系,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親子關系要么冷漠,要么矛盾重重。

      在北京打工的甘肅人杜小紅是兩個男孩的母親。

      這個春節,因為大兒子的一句話,杜小紅沒有回家。已經十五六歲的男孩在電話里對母親說:“春節是不是能掙更多錢?你別回來了,多掙點給我買摩托車,掙不夠錢就別回來!

      類似的對話基本上是這兩年杜小紅與兒子溝通的全部內容,而兒子與杜小紅的丈夫之間基本不說話,只要說話就是吵架甚至動手打架。

      留守兒童與父母在春節期間出現的矛盾、爭吵,歸根結底還是在于父母與子女因長期的分離造成的隔膜。

      “每到放假我媽就讓我到北京來,可是在我心里北京沒有我的親人,只有在奶奶那里我才是公主,在他們那里(父母在北京的家——記者注)我就是客人,我怎么待著都不自在!蔽湫∪A的女兒紅紅說。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所做的調查顯示,生病時,僅有約半數留守兒童會告訴父母(48.3%),一成多留守兒童自己去看。15.2%),僅有一半的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課余時間經常去哪里或干些什么。

      改善留守兒童與父母關系的關鍵在于父母一方。

      中華女子學院副院長、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明舜認為,關愛留守兒童,無論是研究者還是法律政策的制定者,都應該樹立正確的理念,首先是在利益平衡中應該突出兒童利益優先。其次是在監護制度中強化義務和責任。只有監護人盡了責任和義務,被監護人的權利才能夠真正地實現。

      “留守兒童問題備受全社會關注,這么多年來大家也都在呼吁,但好像很難解決,最大的難處就是沒有法制保障!泵襁M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永新說,從立法的角度來看,社會領域的立法一般是比較困難的,立法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一時不能立法,我們可以提出一兩條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和辦法。例如,保證父母必須有一個留在孩子身邊,如果沒有,必須指定監護人,對監護人的條件要有明確的限制,同時設計相應的補助措施。

      確實亟須立法。這個春節,與李小剛同村的小芳沒有等到自己的父母,她今年已經12歲了,在她的印象中父母只回來過兩次……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