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婆婆拍下的部分讓座人笑臉
感慨
無意間見證著文明的進步
“現在報紙上總在宣傳建設文明城市,我突然想到,自己拍下的照片不就是最好的文明案例嘛!”屠婆婆這樣介紹自己聯系本報的原因。
屠婆婆說:“找記者來,就是想和更多人分享這份感動,希望年輕人做了好事可以得到鼓勵,希望助人為樂的正能量可以傳遞下去!
屠婆婆說,10年前的公交車上,每天都在播放醫療廣告。如今,公交車上播放的都是“請給老弱病殘孕讓個座”的提示語,而讓座的善舉已經蔚然成風,這就是社會的進步。
屠婆婆的小兒子譚先生,遠在南方工作。譚先生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得知母親的舉動,最初是覺得驚訝,后來覺得應該支持!斑@些人做好事,應被鼓勵、被表揚!弊T先生說。
聽了屠婆婆的故事后,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的羅教講教授樂呵呵地笑了。羅教講說:“可以說,這個事雖然不大,但折射了很多東西。體現著時代的進步,社會文明水平的進步。屠婆婆的這種做法,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一種表達感謝的質樸做法,F在社會上不乏善意之光,但有時候我們缺乏對善意的發現、尊重和宣傳。對好心人的銘記,就是做到這些的第一步。另一方面,這位老人也是個有心人,她的舉動拉近了人和人間的距離,讓小小的善舉變得更加溫暖人心!
羅教講說,讓我們為這些不知名的陌生人點贊,讓正能量傳播更廣。(楚天都市報 本報記者葉文波 實習生肖睿弘)
(來源:荊楚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