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教育部“限漲令”到期 各地高校扎堆上調學費【3】

    2014年08月11日08:32    來源:央廣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教育部“限漲令”到期 各地高校扎堆上調學費

      如果說,寧夏上調學費是由于價格太低,那么其他各地也在積極上調學費,原因何在?山東省政府參事、山東建筑大學教授鄧相超分析說:當前各高校還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負債,新校區建設、圖書館擴容以及設備儀器更新都需要大量投資,在地方院校財政撥款相對不足的情況下,部分院校學費上漲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鄧相超:山東省省屬高校比部屬高校,比如說建筑大學劃撥的經費可能只有山東大學的50%多一點。去年調研了幾所高校,一個學生辦學成本分攤到身上,大約是一萬三左右,就現在地方學校來說,按學生繳的學費加上地方政府的撥款,確確實實是非常緊張的。

      教育成本逐年提高、財政撥款相對不足,高校給出的漲價理由聽起來十分正當。不過,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此前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指出,目前國內對于學生人均教育成本的計算方法可能并不準確。

      熊丙奇:有的成本是不應該發生的。比如學校里面的行政人員很多,行政機構龐雜,導致行政開支很大。再一個就是,現在很多學校都以科學研究為重要辦學功能,很多教授在人才培養上投入的時間并不多,甚至有的人就是一心只做科研,根本不做學術性研究,花在這些教授身上的費用是不是也不應該是平均成本。還有,現在有的學校追求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鋪張浪費的問題,算在學生頭上顯然也不合理。

      熊丙奇指出,要想計算出高校學費的合理漲幅,就必須正確核算學生人均培養成本。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高鴻源則建議,對于高校學費如何調整,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更加明確的標準。

      高鴻源:這類事情行政部門征求意見,拿出具體數據來;像油氣漲價這樣的,拿出一個合理的公式。及時調整。在幾年之內,按著這個基本公式帶進去;還需要有一個尺度,讓政府和公眾共同審計。

    上一頁
    (責編:歐興榮、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