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版的《中國教育報》刊登了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7月28日召開的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其中有關校園足球的內容引起外界高度關注。袁貴仁提出從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足球聯賽機制,通過招生考試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長通道,源源不斷培養優秀足球后備人才。
國內目前正在開展的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是由體育主管部門主導。袁貴仁的發言是否意味著教育部門將從體育部門手中接過校園足球活動的管理大權?記者今天向相關專家求證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復。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健是《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2015至2025年發展規劃綱要》調研組和起草組成員,他今天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校園足球管理體制將有一個重大轉變,即由體育部門轉到由教育部門來主管!彼麖娬{這是校園足球發展理念的一次重大變化。
吳健解釋說:“教育部門認為校園足球在開展時,重點應該放在校內普及上,要實實在在的足球人口!边^去幾年,校園足球在體育主管部門組織管理下,發現和選拔足球人才是最主要的任務。但吳健對校園足球的定位有不同看法,“第一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第二提高學生的足球運動技能,第三以體育精神健全人格!
吳健認為,校園足球的開展目的不應該帶有太強的功利性,不過,沒有功利性的校園足球活動并不意味著無法發現和選拔足球人才,“雖然,我們對校園足球的定位沒有提及足球人才培養,但實際上,因為足球在校園的普及,隨著足球人口的增加,可發現的苗子肯定是多了!
體育主管部門也不會完全退出校園足球活動的工作,吳健表示,教育系統現有的師資力量難以達到培養高水平足球人才的要求,學校發現的足球苗子仍需要體育部門利用師資的優勢去培養。吳健透露,體育部門也在籌劃設立“校園足球高水平訓練中心”,這些“訓練中心”主要是依托在原來的少體校。凡是在校園足球活動開展過程中發現的苗子,都可以在這些“訓練中心”得到很好的專業訓練指導。
很多學校發現,足球苗子在中學階段流失最嚴重,因為上升通道不暢,很多喜歡足球的中學生最終都會放棄足球。吳建表示,加強大學聯賽的建設,充分發揮大學聯賽在整個校園足球工作開展中的引領作用,將成為校園足球努力的方向!按髮W聯賽發展好了,高校的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和招生才能有依托,初中和高中的校園足球才能有上升通道,喜歡足球的初中生、高中生才可能繼續踢球!
在方案中,小學和初中聯賽將重在普及,高中和大學聯賽將突出一定的競技性,因為到了高中和大學階段,優秀足球苗子的選拔已經基本完成。高中和大學足球聯賽將是足球人才的搖籃。
本報北京7月3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