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家長擠爆門 誰來為少年宮“減負”?

    線教平

    2014年01月21日16:56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凌晨排隊、萬人沖刺、開門不到五分鐘伸縮門被擠壞,北京市少年宮的招生場景,直讓不少旁觀者大發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其實,父母之所以如此“奮不顧身”,其原因不那么簡單,切不可一刀切。

    的確,這其中有強烈的社會功利性需求。一些家長們期待孩子學成一技之長,希望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機遇,讓他們有更多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空間。正如某網站“家長熱追少年宮動機”調查顯示:近七成家長認為,4至6歲這部分孩子由于處于學齡前幼兒教育階段,沒有學科類學習壓力,在少年宮可以發展科技興趣、培養藝術修養。

    然而,一面是家長們如此強烈的愿景,另一面卻是萬人蜂擁、不堪重負的現實,這不僅反映出社會普遍的發展孩子興趣、特長的焦慮,也暴露出當前優質校外教育資源的缺乏。近年來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青少年課外可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如何讓他們用好這段寶貴的成長時間是校內外都需要迫切解決的新課題。據統計,青少年每年累計假日和校外時間近170天,84%的成長空間在校外。而少年宮作為青少年發展校外教育的重要基地,是與學校教育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的實踐大課堂,再加上與一課時動輒幾百元的社會培訓相比,市區少年宮可謂“物美價廉”,自然成為家長爭相追逐的好學堂。

    其實,頗感壓力的又豈止家長們?北京少年宮作為北京唯一的市級少年宮,5764個學位卻要面向全市120萬中小學生。優質校外教育資源的缺乏和不均衡是其根源。針對目前校外教育需求矛盾突出的問題,一方面要更加開闊思路、加強整合,努力拓展校外活動渠道,另一方面還要建立校外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銜接的工作機制,將校外教育和文化活動列入學校課程,盡快杜絕“白日空”現象,提高活動場所利用率。令人欣喜的是,這一問題已經引起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在昨天發布的《2014年北京市基礎教育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提倡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形式,建設47家鄉鎮校外活動站,開展體育、藝術、科技等各類興趣和社團活動。

    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養人,是要培養人格健全、獨立思考、身心健康的人,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生存。校外教育理應承擔起這樣的使命,讓不堪重負的少年宮也得以“減負”,讓更多的孩子們在校外教育中留下美好的記憶…… 

    (責編:教育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