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2014年高考作文真題預測(5):果殼中的無限空間【2】

    2013年11月18日16:11        手機看新聞

    【下水作文】

    果殼中的無限空間

    劉玉真

    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哈姆雷特》中有一句名言:“即使我被關在果殼之中,仍然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边@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它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

    世界豐富多彩,人生短暫無常,古往今來,無論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果殼”的限制,但“果殼”只能限制我們的肉體,卻無法限制我們的精神。心有多大,人生舞臺就有多大。心是衡量萬物的尺度,只要心靈的尺度足夠大,坐在果殼里也可以丈量整個宇宙。

    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是古代坐在果殼里看世界的典型。是什么使他們擁有如此非凡的本領呢?是書,具有“人類進步的階梯”之稱的書。書為他們插上了翅膀,使他們超越時空的限制,自由翱翔于古今中外。坐在電腦前,瞬間知世界,這是現代社會坐在果殼里看世界的代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互聯網把世界連成一個整體,地球成為一個村落,我們成了地球村的村民。輕輕點擊鼠標,世界盡顯眼前。

    其實,我們自身的缺陷也是束縛我們的果殼,只有突破這個果殼的限制,才能有所建樹。司馬遷遭受宮刑,他打消了尋死的念頭,努力完成了《史記》。張海迪全身癱瘓,她克服種種困難,著書立說,還考取了吉林大學的研究生;史鐵生下身癱瘓,他努力寫作,終于成為當代著名作家;貝多芬雙耳失聰,他憑借心中激蕩的音樂熱情,譜寫出了一支支名揚世界的樂曲。他們雖然身陷各種果殼,但都突破局限,在不同的領域做出杰出貢獻。

    陳舊的社會習俗有時也會成為阻礙我們發展的果殼,沖破這一果殼需要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出身醫學世家的李時珍自幼耳濡目染,酷愛醫學,但父親深感醫生社會地位低下,讓他考取功名,為官從政。他不顧父親的反對,堅持學醫,終于在23歲時說服父親。他還風餐露宿,歷盡險阻,行程兩萬多里采集藥物標本,寫成了近200萬字的《本草綱目》。試想,如果不打破封建思想的枷鎖,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嗎?

    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沖破各種束縛,開創美好未來的歷史。一個人的發展史就是不斷突破自身和外界的“果殼”的束縛,勇往直前的歷史。讓我們攜起手來,勇敢地沖破果殼,共創美好的未來吧!

    【簡評】

    本文以從古到今,從大到小的順序,層層深入地對“果殼里的無限空間”進行論述,條理清晰。結構上采取議論文常見的“總——分——總”的形式,中規中矩;語言上,有整句,有散句,整散結合,靈活多樣;論證上,采取道理論證和事實論證相結合的方法,所舉事例豐富典型,古今中外兼顧。這些是文章成功的保證。

    (責編:潘金潔瓊(實習生)、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