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決定人能走多遠的不是物質基礎,不是成績,而是見識和綜合能力
當然,沒有漂亮的指甲油和名牌的高跟鞋,大學4年依然可以過得很精彩。曹淼就是這樣一個女生,大學4年她拿了兩次國家獎學金和一次國家助學金,她對物質差異看得很淡,“這些都是暫時的,而且也不影響學習和工作”。她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拿下北京戶口”。
這個女本科畢業生剛過完21歲的生日,但她已在考慮未來孩子上學的問題,“為了下一代,必須留在這里”。這不是一句玩笑話,說完這句話,她向記者講起自己一段“受刺激”的經歷。
那一年,曹淼大二,在一家省級電視臺做實習記者。有一天,她跟著制作人去拍一個關于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的電視新聞,到了現場,她呆住了。這個前18年一直生活在貴州山區的女孩從來沒見過這么多玩機器人的孩子,“最小的才小學四年級,”她反復說著這句話,“我是到北京才看到了機器人,但這里的孩子這么小就能接觸到這個!
“如果我將來畢業回老家,我的孩子還不是比北京的孩子晚18年嗎?”曹淼說。
多年前,一篇題為《我奮斗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的網絡文章紅遍大江南北。如今,像曹淼那樣依然擁有那般心理落差的人不是少數。她認為,在當下決定你能走多遠的不是物質基礎,也不是學習成績,而是你的見識和綜合能力,而這些則源于從小到大的受教育機會,“我自己擁有不了,要讓我的孩子擁有”。
遺憾的是,曹淼并未拿到北京戶口。于是,她拒絕了一家私企的邀請,回到母校成了一名校漂族,晝伏夜出翻起了出國需要的英語單詞書。本來,她僅僅是想通過一個研究生的身份再就業,但后來轉念一想,與其在國內讀研,不如直接殺到國外去,學成再回國,“見識太重要!”她說。
當然,她也有顧慮,她和她的家庭都沒有能力負擔昂貴的留學花銷,所以她出國的必要條件是拿到全額獎學金。
這絕非一件易事。盡管在諸多媒體的報道中,“留學平民化”、“工薪家庭成留學主力軍”的字眼兒隨處可見,但曹淼絲毫沒有感受到如此表達的現實性,她只得自嘲道:“或許我連平民都不是?”
來看出自《2012年出國留學趨勢調查報告》的兩組數據:其一是,自2007年起,出國留學人數出現井噴式增長,是繼2000年后的又一次快速增長期。2007~2011年,連續4年增長比例均超過20%,2012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逼近40萬。其二是,留學熱點國家前3名及自費留學的大致花銷:美國每年30萬元、澳大利亞每年26萬元人民幣、英國每年25萬元人民幣。而進入21世紀后,中國自費出國留學人數則大幅增長,自費留學人數最多占90%以上,2011年這一數字達到了92.67%。
普通人的機會在哪里?看到這樣的數據,不少人給出這樣的疑問。曾在10多年前留學斯坦福等學校,現已回國創業的何峰對此深有感觸。他說,“這種現象可能僅僅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家庭能夠支付起美國私立高校的學費。但是這現象還是令我不安。我自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10年前的我,在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面對的是現在這樣的競爭,我能被錄取么?”
為此,何峰專門寫下4篇題為《普通人的機會,馬太效應》的文章,其中提到,10年前我見到美國各大名校中國的本科學生,還多是來自普通家庭,依靠自己的能力,拿著學校財政援助來讀書,其他國家的國際學生倒是常見總理千金,某某國的王子公主。而10年后的今天,來自中國的學生終于也越來越高端,到處都是自費讀著美國私立名校的中國精英階層的子女。
金錢可以取代天資和勤奮的時候 中下層家庭的孩子就失去機會了
回到現實的校園中,通?梢钥吹降那樾问,那些家底殷實又希望出國的學生,他們的校內外活動豐富,生活輕松,似乎絲毫不用擔心出國費用問題,甚至有些學校專為出國而設的中英、中法班,只要交足幾萬元的學費就能進去,“進了這些班,就意味著出國成功一半了”。而那些家庭條件一般但又立志出國的學生,卻過得“跟牲口一樣”,祁年就如此自嘲,他是一位北京211高校會計專業的學生,他還專門給自己算了一筆賬——
如果要順利出國,不算學費,僅考慮之前的“準備”費用,就需要花近4萬元,包括托福語言報名費1500元,考前點題、模擬沖刺課程2.5萬元,ACCA(國際注冊會計師資格證)的培訓加考試費用共計1萬元,“考ACCA可以為我的留學簡歷加分加碼”,他說。而這筆“準備”費用相當于他4年的學費加生活費花銷的總和。
就家庭條件來說,祁年出生在偏遠村莊,年少時去縣城讀書,中學時父親早逝,但他告訴記者,“一定要拿下ACCA,也一定要出國,即使再貴!”
他說,印度一部著名的電影《流浪者》,里面有一句臺詞或許他一輩子也忘不掉,“法官的兒子永遠是法官,賊的兒子永遠是賊”。法官的兒子與賊的兒子的區別,實際就是他們所受教育的區別。
他說,他不想重復這些看似真理實是荒誕的邏輯,他想要改變,而之所以選擇留學,就是不希望被這一輪最新的、即將普及的教育方式——出國留學所遺棄。
祁年此舉令人欣慰,但他接下來所說的話則讓人抱有一絲憂慮,他說自己看到這部電影的契機來自讀高中時的一次課堂上,“如果沒看到聽到這句臺詞,或是教我的老師沒那個見識的話,我可能也就去打工了!
正如何峰所言,所謂校園分裂,遠不是到了高校才開始,也一定不是始于高等教育;貒,何峰作為熱心校友,還擔任了Swarthmore College中國地區面試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就他面試的不少北京優秀的高中生來說,他們大多是國際交換生,參加過模擬聯合國的活動,“看的書都是我大學之后看的,比如叔本華的書、涉及人權的書”,功底上比一些來自外地的普通孩子高出太多;再比如,何峰一個親戚家的孩子,上的北京市一所知名中學,其時他學了一門特別偏的小語種,后來考去隔壁一家985高校,想繼續學這個語言,卻發現這所國家頂級高等學府竟然沒開這門課,“差距在高中乃至初中、小學就拉開了!”
何峰還向記者透露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細節:他有個朋友在哈佛大學,每年要作華人論壇,請來的演講者都是政商界、文藝界的大腕兒。何峰很好奇,問那個朋友,“你們怎么能請來這種級別的人物?”
朋友淡然答道:“很簡單,這幫人的孩子全在我們哈佛讀書,讓他們跟爸媽說一聲就來了!
這些,無關劣幣逐良幣,或是優勝劣汰的規則,在何峰看來,只關乎公平。他說,“當金錢可以取代天資和勤奮的時候,中下層家庭的孩子就失去機會了,所謂競爭的規則就只有表面的公平!(記者 邱晨輝 實習生 汪樂萍 魏苓)
(應采訪對象要求,本文大學生皆為化名)
(來源:中國青年報)
![]() |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 |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
高考最新動態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物化生歷地政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動態模擬填報系統志愿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愿送祝福 |
![]() |
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單位聯系合作! 電話: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于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證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