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統考不考作文
每年1月份,日本報考國立、公立大學和部分私立大學的學生被要求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在這種考試中時沒有作文這一項。
據有關教育人士稱,這可能是因為日本人認為作文是創作,是有個性的,有了個性就不太好用統一的標準和公共尺度來判斷。
但在每年的2月和3月,各國大學再進行自主招生考試,要求學生寫小論文的學校很多。不少作文題目是有相當的難度的,要求學生有廣泛的社會知識和思考能力。
法國:作文深奧哲學味濃
法國高考就是我們常說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簡稱BAC)”,BAC跟我們的高考有區別,對于想進入法國高等教育的同學來說,BAC是“必要非充分條件”。
必須跨過的一道坎
BAC第一門也要考作文,但不是語文課作文,而是被稱為“philo”的哲學作文。其作文題按文科、理科和經濟社會科劃分,不同科類有各自的作文考題,且會為每科考生提供3個題目以供選擇。
2012年,一份被證實真實的2012年法國高考哲學考題在微博上引發熱議,這些包括“人們通過勞動獲得什么?”“信仰是否總是與理性相悖?”“我們是否有尋求真理的義務?”等在眾網友看來“深奧得不得了”的題目,卻是法國高考生們必須跨過的一道坎。
針對這樣的哲學難題,想得高分也不容易。有專家透露,一般情況下滿分是20分,16分以上都已經算高分了。要得高分的話,首先是要對題目有深刻的理解,其次要引經據典,還要對論點展開充分的論述。這要考平常的閱讀量還有記憶力,還要求考生根據這些題目提出論點、論據,再展開自己的一些評論。有熟悉法國考試的專業人士指出,法國的高考作文一直很難,學生的高考語文常常不及格,但出卷方并不愿意因此降低難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