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升學就業體制的改革及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升學決策在個人發展中的重大意義及作用,F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事例:同一個班級當年高考成績大體相當的學生,由于選擇了不同的學校及專業,5到10年后,各人的發展狀態出現了天壤之別。于是,高考志愿決策以至中考升學決策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人們也在此問題上達到了空前的共識:學業是需要規劃的。
然而,在重視之余,相當一部分人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過去的漫不經心到現在的高度緊張,加上一些公司或機構的商業宣傳,仿佛高考志愿決策不當就會毀了孩子的一輩子,于是,在高考填志愿的這幾天緊張地睡不著覺,吃不下飯。筆者在咨詢實踐中就碰到很多此類現象。起初,經過認真討論,確定下來學生適合學水利水電專業,然而第二天,家長就給我打來電話說,“不行啊,張老師,我家孩子聽他的初中老師說,水利水電專業很辛苦,并且工資也并不是很高,他想放棄了,你看能否再給他選擇一個更好的專業?”無奈之下,第二天我又接待了他們,他說想讀財經類,我就給他說財經類的利弊,好處是室內工作,白領生活,工資又很高,但弊端在于工作壓力大,待遇與自己的業績成正比,當你的業績優秀時,可以拿很高的收入,但如果業績差,則很有可能無法生存,另外從就業前景上來講,財經類專業報考人數眾多,競爭壓力巨大。而水利水電一般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工作穩定,壓力不大,待遇也不低,并且就業時由于技術門檻,面對的競爭較小。然后經過再三權衡,他們最終還是選擇水利水電專業。在咨詢結束時,我給他們講了父子騎驢的故事:父子倆牽著驢進城,半路上有人笑他們:真笨,有驢子不騎!父親便叫兒子騎上驢,走了不久,又有人說:真是不孝的兒子,竟然讓自己的父親走路。父親趕快叫兒子下來,自己騎到驢背上,又有人說:真是狠心的父親,不怕把孩子累死。父親連忙叫兒子也騎上驢背。誰知又有人說:兩個人騎在驢背上,不怕把那瘦驢壓死?父子倆趕快溜下驢背,把驢子四只腳綁起來,用棍子扛著……。其意就在于告訴他們,任何一項決策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關鍵是我們經過了充分地論證,認為只有如此選擇對我來來講才是利大于弊的,至于別人的評論,只要都在我們考慮過的范圍內則都不足為意。這就是要求我們在決策時要有主見,不能人云亦云,見風是雨。
另外,從學業規劃來講,我們從不認為它能決定學生的一生,“某某決定一生”的觀點本身就是一種庸俗的說法。人生在每時每刻都會面臨新的可能性及選擇,只要具備科學的人生觀及世界觀,隨時都可能將以前的失誤縮到最小,進而開辟新的發展局面。具體到學業規劃與升學決策,它也只能影響或決定此后5到10年的人生發展狀態,比如高考志愿決策,專業及學校選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大學學習的質量,即能否在此領域學有所成,畢業后就業是否順利及有競爭優勢等等。但也就到此為止,如果大學畢業時的確由于前期決策失誤造成了無法順利就業,但我們也可以通過后續地學業規劃與學業管理來緩解此前決策的負面效應,從而實現個人的可持續發展。重要的是,掌握了學業規劃的觀念及方法,就可以使我們以后的人生較少地走些彎路,盡量地提高發展效率。另外,我們經常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也只是對需要決策的關口而言的,并不是選擇在任何時候都比努力重要,當你科學決策后,下一步就是努力最重要了,畢竟,個人發展并不是炒股票,只需選擇不用努力。如果只是方向正確,但始終不努力前進,那無論如何也到不了目標!所以,我們既要高度重視選擇與決策,也要重視努力和奮斗,二者不可偏廢!只是在不同的階段其側重點不同罷了。這就是學業規劃與升學決策的辯證法。
來源:《瞄準就業填志愿》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