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效課堂,落實減負增效一直是豐臺區課程改革的著力點。
從2011年開始,豐臺區在對中學全面調研的基礎上,實施了《基于課堂觀察下的教學改進策略》項目,這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益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這個項目是豐臺委“十二五”期間一個創新性重點項目,是應對課程改革不斷深化、教育標準不斷提升、干部培養更加多元的一種探索性機制,項目內容主要是由現職教學干部和聘任的退休干部教師等參與,組成若干個共同體,以課堂觀察為基礎,自主采取多種形式,共同研究課堂教學、教研活動、課程建設、隊伍建設、教學研究、教學評價等問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通過項目的實施,搭建教學干部之間相互交流的平臺,提升干部教學管理能力;促進學校管理經驗、教育資源共享,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
近年來,豐臺區承擔了多項市、區級課改重點課題,全區各學校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和項目實施,結合實情探索適合學校學情的課堂教學模式。如北京十二中的“四問教學模式”構建生態智慧課堂、豐臺二中的“七步研課法”、麗澤中學的“兩端式”教學法、北京十八中的“五環式教學法”以及云崗中學、東鐵營二中的“主題課堂”等均在理論支撐與實踐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這對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增強學生自主研究,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非常受益。
課堂教學效益的提升促使豐臺區高考成績實現了連續攀升,2012年高考成績再有新突破,豐臺區理科最高分北京十二中陳陌阡同學以710分(含加分)的成績位列北京市第六名;高分段學生(600分以上)人數過百,四成考生能上重點,七五成考生能上本科。
相關新聞:
聚焦豐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之二:改革城鄉二元制 科學布局教育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