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話簡評環保維權
【理論背景】
環境問題使環境保護成為全球共同的呼聲。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環境問題日益嚴重。
在2009年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說,我國目前水污染問題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危害群眾健康的重要因素,近90%的城市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約2.7億農村人口受到飲水安全威脅。
土壤的重金屬、空氣里的PM2.5、看不見的核輻射,南京半年內有13個重污染天,分別是春節6天,秸稈燃燒4天,沙塵影響3天,然而官方監測評價只顯示出2個。
環境安全,不僅僅是企業的生產和排污問題,更是一個與民眾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問題。絕大部分污染物排放到環境后,都被植物或動物體所吸收,最終進入包括飲用水在內的每種食物,被輸送到很長的食物鏈的最后環節。食物鏈上每種生物的生存和健康狀況,最終必然影響到人體。因此,保障環境安全,不僅是一個加強法律意識的問題,也是一個強化生命意識的問題。
【相關政策】
國務院對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視,批準了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奠定了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的堅實基礎。中央財政在2010、2011兩年已拿出40個億支持各地重金屬污染的治理。目前,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政府均已批復了本地的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的通知中提出,切實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包括:改善水環境質量、實施多種大氣污染物綜合控制、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強化生態保護和監管等。
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之前我國一直沒有針對車內環境中污染的控制標準。有專業人士表示,《指南》的出臺,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購車參考。
2012年5月,北京市市委書記劉淇指出,我們把PM2.5防治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實施了《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啟動平原地區大規模植樹造林工程,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努力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加強工地管理努力減少揚塵污染,以更大決心、更有力措施、更高標準打一場攻堅戰,實現空氣質量的繼續改善。
【相關事件】
●污染水源 導致經濟損失
劉才祥是河北滄州市青縣的一名普通果農,但2004年突如其來的一場變故打破了他原本平靜的生活:“我培養了七八年的果樹,忽然在十幾天內枯死大片!彼苄耐,隨后請來了青縣林業局的技術人員分析原因。經多方排查,導致果樹死亡的原因被鎖定在果樹所灌溉的南大溝污水,水污染的元兇,則鎖定當地一家飲料企業。
●環境污染 對人體傷害嚴重
2011年9月,眉山市仁壽縣龍正鎮卓家村3組,水源遭傾倒的泥狀白色化工廢渣污染,不能飲用,村民生活用水受到威脅;20多位村民用井水洗澡后得了奇怪的皮膚病,連1歲的幼兒也不例外。中`公教育版權
●重金屬污染 貽害子孫
2012年7月1日,四川省什邡市宏達鉬銅多金屬資源深加工綜合利用項目引發環境污染問題,市民害怕鉬銅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并延及子孫后代,陸續有市民到什邡市委、市政府門口聚集,反對鉬銅項目建設,引發群體性事件。
●海洋污染 不可小覷
2012年7月28日,正值奧運會在倫敦碗開幕之際,江蘇南通啟東群眾因為擔心日企——王子制紙的排海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海洋環境與周邊環境,大批群眾走上街頭表達對排海項目的反對,項目最終戛然而止。
【一段話簡評】
環境污染包括各個方面,海洋污染、湖泊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污染、噪音污染等等都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但不管什么問題,要注意發生這些環境問題的深層次原因,環境出現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需要在發展中解決。
保護環境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公眾的責任。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程度,體現了一個國家公民的環境意識,也體現著一個國家重視和保護公民權利的程度。實踐證明,僅依靠環保部門推動,環境很難取得徹底改善,廣泛推動公眾參與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