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環保維權
【背景鏈接】
國務院對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視,批準了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奠定了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的堅實基礎。中央財政在2010、2011兩年已拿出40個億支持各地重金屬污染的治理。目前,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政府均已批復了本地的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的通知中提出,切實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包括:改善水環境質量、實施多種大氣污染物綜合控制、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強化生態保護和監管等。
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之前我國一直沒有針對車內環境中污染的控制標準。有專業人士表示,《指南》的出臺,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購車參考。
2012年5月,北京市市委書記劉淇指出,我們把PM2.5防治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實施了《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啟動平原地區大規模植樹造林工程,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努力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加強工地管理努力減少揚塵污染,以更大決心、更有力措施、更高標準打一場攻堅戰,實現空氣質量的繼續改善。
【標準表述】
[專家觀點]
環保維權之難
“環境維權案件起訴難、取證難、勝訴難、執行難!睂τ诋斒氯藫p失大小的衡量認定,中國現在沒有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機構,而當事人自行認定的損失數額,法院又很難采信。而起訴最難的,則是環境健康類案件。此外,由于地方政府保護受被告企業(尤其當被告企業是當地利稅大戶)等因素,案件勝訴也不容易。
——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主任王燦
環境維權案件之所以有上述難處,根本原因在于觀念、體制、配套機制三方面,特別是一些突發性、群體性重大污染事件,很難得到司法救濟。他說,環境維權案件中有一部分屬于公益案件,而公益案件的概念現在還并不是司法界的共識。在這一前提下,“找不到原告”就會很容易地成為法院不予立案的理由。
——北京中咨律師事務所夏軍律師
環保維權未來之路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保護行政訴訟當事人訴權的意見》,其中要求:依法積極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等涉及公民其他社會權利的案件;積極探討研究公益訴訟案件的受理條件和裁判方式。
——司法機關
公眾關注環境,要從項目環評期就予以關注,在政府信息公開的前提下,積極協調參與,從源頭上防止污染傷害的發生。一旦受到污染侵害,要及時保存相關證據,通過法律手段解決是可行的方式。對于相當多數的環境侵害事件受害者,如果請商業律師,訴訟費用將是個不小的負擔,王燦發就此建議,應由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給困難者以幫扶。同時,應積極探討公益訴訟制度,發揮民間環保組織的力量。
——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主任王燦
[對策措施]
加快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第一,制定國家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戰略。戰略的制定建議應突出“以我為主”:充分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從發達國家已走過的經濟發展道路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節能環保管理體制、市場機制和保障體系,增強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大力培育國內市場,通過打造骨干企業,造就一批可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
第二,推進節能環保體制機制建設,構建規范市場。節能環保產業市場是政策驅動型市場,建議借鑒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市場機制和保障體系。特別是要重視和強化節能環保技術、產品及服務的標準化、系統化工作,大力制訂完善我國主導的相關標準體系,引導產業朝著規范化、規;、高水平、高效益方向發展。
第三,建立技術交易機制和技術交易市場。建立技術交易機制和技術交易市場,是提升節能環保技術水平,發展這一新興產業的關鍵之一。要抓住此次產業調整的機遇,通過交易機制和交易市場推動節能技術、設備、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幫助節能環保技術資源在中小企業和大企業間合理配置,有效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
第四,建立許可證制度,提高準入門檻。建立行業準入許可證制度,提高準入門檻,促使企業高起點投入,保障節能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增強行業整體競爭力。
第五, 大力扶持節能環?萍夹椭行∑髽I。節能環?萍夹椭行∑髽I具有創新熱情高、市場反應快、投入成本低、經營機制靈活等特點,是技術創新的主要源泉。其發展難點在于技術的產業化和市場化。因此對節能環保中小型科技企業需要在資金資助與激勵機制應進一步完善,把目前各部門分散扶持中小企業技術進步的計劃、基金加以有效整合,提高專業化管理運作水平;鼓勵節能環保領域大型企業對中小企業開展并購、風險投資等。
提升民眾的維權意識
一方面,大力發展民間環保組織。借助民間環保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力量,來打擊污染破壞環境。然而,與國外相比,我國的環境公益訴訟少得可憐。這一方面與我國民眾公益訴訟法律意識不強有關,另一方面與我國環保公益組織數量少、規模小、力量弱有關。因此,破解環保法庭無案可審的尷尬,政府還要下大力氣培育、支持民間環保組織的發展。
另一方面,要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基金。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基金,一方面是有利于減輕公益訴訟的成本,解決環境公益訴訟實踐中遇到的難題;另一方面,有利于鼓勵更多社會組織和個人,參加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提高和調動他們參與環保公益訴訟的積極性,推動我國環保公益訴訟的發展,形成人人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