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中國人民大學:從抗戰家書中感悟家國情懷

    2025年09月18日08:29 | 來源:光明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從抗戰家書中感悟家國情懷

    寧兒!

    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

    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

    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1936年8月2日,在被押往刑場的火車上,趙一曼自知生命將至盡頭,于是要來紙和筆,為心中最掛念的幼子寫下了絕筆信。

    字里行間,既有作為母親的萬般柔情,更有作為共產黨員的千鈞堅毅。

    如今,原件雖已被日軍銷毀,但“寧兒”陳掖賢親手抄錄的這封家書,靜靜躺在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的櫥窗中。字字泣血,力透紙背。

    “寧兒”陳掖賢,后來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成為該系的第一屆學生?!澳棠倘绻?,她的寧兒會在具有偉大革命傳統的中國人民大學完成大學教育,她的遺憾一定會化為釋懷!”趙一曼孫女陳紅說。

    “我第一次真正讀懂‘信仰與責任’的重量,就是從趙一曼烈士寫給兒子的絕筆信開始的?!敝袊嗣翊髮W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沈明輝,是家書博物館志愿講解團隊的一員?!懊看蜗虼蠹抑v述這個故事時,我總能捕捉到參觀者眼底藏不住的動容,而這份觸動又會與我心底的澎湃交織在一起?!?/p>

    “從前,我只看到信中‘就用實行來教育你’的深情;現在我深刻體會到,這份‘實行’,是黨員對黨的號召最堅定的響應,是一代代有志青年前進的方向。個人理想追求與國家需要從來都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鄙蛎鬏x動情地說。

    在人大家書博物館,珍藏的不僅有英雄的絕筆,也有無數普通戰士在烽火歲月里的樸素心聲。今年,著名作家、《小兵張嘎》作者徐光耀,將寫于1944年10月26日致父親的一封信,捐給人大家書博物館——

    ……爹!您耐心的(地)等著吧!勝利的日子就快來了,今年就可以打敗德國,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時候才是咱們團圓的時候!您不信,我姐姐會告訴您現在形勢是多么有利。

    “這封信,紙已發黃,字跡稚拙,內容簡略,可能還有錯別字,但它既飽含了我作為人子的孝道親情,更有我作為一位戰士保家衛國的決心?!毙旃庖f,“后來,我走上了文學道路,寫抗戰題材,我把它當作一種使命和責任。在《平原烈火》《小兵張嘎》《冷暖災星》等作品中,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抗戰必勝信念和家國情懷是貫穿始終的精神要旨?!?/p>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副館長、家書研究中心主任張丁從事家書搜集、展覽、研究工作已有20余年。在他看來,與其他時期或門類的家書相比,抗戰家書更具歷史感,讓宏大而壯烈的抗戰歷史多了一份血肉與細節,字里行間滿溢的家國情懷,感動了讀者和觀眾。

    “隨著家書征集數量不斷增加,與抗戰有關的家書也越來越豐富,包括八路軍、新四軍的家書,還有商人、職員、學生等各階層的家書,較為全面地反映了14年全民族抗戰的歷史??梢哉f,這些家書組成了一部中國人民抗戰的心靈史?!睆埗”硎?。

    這份心靈史,正成為滋養新一代青年的精神源泉。今年,中國人民大學本科新生開學典禮,陳紅也被請到現場,為青年學子送上開學寄語?!敖裉煳艺驹诟赣H曾學習奮斗過的地方,也想將這些話送給在座的每一位,希望你們在英雄先烈事跡中汲取力量,努力成長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p>

    沈明輝對此感受頗深:“‘青年人,到哪里去’?從抗戰時期到現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都在用實際行動回答這一問題——‘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命運,從來不是一句口號。這也讓我的信念更加堅定,把專業所學用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哪怕只是做一些微小的事?!?/p>

    “搶救保護好抗戰家書,傳承偉大抗戰精神,是我們肩負的使命?!睆埗⊥嘎?,未來家書博物館將利用互聯網和AI技術,開發有針對性的大中小學思政課程,形成學校的金課品牌。同時,積極組織引導大中小學生到家書博物館現場上課,近距離感受家書的力量。

    (記者 晉浩天 王魯婧)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