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2015—2016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二)

    2016年12月26日16:27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二、高校媒體影響力

    表2:高校媒體影響力TOP10

    排序

    高校

    中央級媒體關注度

    地方及行業媒體關注度

    網絡媒體關注度

    媒體影響力

    1

    北京大學

    627.75

    19425

    376866.6

    30

    2

    清華大學

    638.55

    17945.5

    361151.4

    28.7

    3

    武漢大學

    159.3

    17165.75

    288591.6

    23.12

    4

    中國人民大學

    498.6

    9533.25

    206154.3

    16.34

    5

    北京體育大學

    24.75

    6962

    147657.6

    11.69

    6

    貴州大學

    9.45

    8143.25

    142746.6

    11.4

    7

    海南大學

    14.85

    7844.75

    139390.5

    11.13

    8

    復旦大學

    221.85

    8724.25

    135257.7

    10.9

    9

    中南大學

    54.9

    5970.75

    106956.6

    8.54

    10

    浙江大學

    167.85

    6767

    101692.5

    8.21

     

    從高校媒體影響力榜單來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體育大學、貴州大學、海南大學、復旦大學、中南大學、浙江大學位居榜單前十。榜單設計了中央級媒體關注度、地方及行業媒體關注度、網絡媒體關注度三個維度,加權歸一化求得。體現媒體對高校的關注熱度。

    圖1:媒體關注度趨勢(單位:篇)

    從媒體關注趨勢圖來看,在監測時間段內(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媒體對高校的報道熱度呈高溫態勢,報道量(含轉載量)達到514萬篇。每月的報道篇數在15000篇以上。從報道趨勢來看,5-9月份報道量顯明高于其它月份,這與招生、畢業季、開學季緊密相關。

    圖2:媒體報道量正負占比分布圖(單位:篇)

    從媒體報道正負占比情況來看,負面報道量占比約為9%,正面及中性報道占據優勢,占比九成,達到91%。其中學校會議、論壇、宣傳、活動、高校改革、高校招生等話題成為媒體報道的重點。高校媒體影響力榜單對上述內容作了重點關注,同時媒體報道部分亦包含負面報道。但由于負面報道量占比較低,不影響各高?傮w排名。

    此外下文針對媒體負面報道部分,即負面輿情亦有相應論述,在此不作贅述。

    圖2:主要媒體報道分布圖(單位:篇)

    從新聞發布來看,南方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齊魯晚報、光明日報報道量位居前五。人民日報、南方都市報、北京青年報、新華日報等中央級媒體及地方都市類媒體也給予重點關注。報道內容多涉及高校改革、招生、學費上漲、大學生創業等。如人民日報先后刊發《高校招生依然存在》《改革高校教師評價 扭轉忽視教學現象》《引入競爭機制,解決高校大而不強問題》等報道;中國青年報刊發《多地高校學費上漲 如何漲得更明白更合理?》《東北高校畢業生:我為什么不愿留在東北工作》,北京青年報刊發《高校學費上調,誰說“漲幅可承受”》,京華時報刊發《給高校漲學費訂立幾條規矩》等報道。

    媒體報道詞云分布

    根據媒體報道,整理出媒體報道詞云分布圖,“高校改革” “高等教育”“大學生就業”“創業”“成果”“學科發展”“科研”等成為媒體報道熱詞。

    (一)北大、清華、人大在《人民日報》的報道量優勢明顯

    在監測時段內,人民日報對高校的報道量達到1763篇。其中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十所高校的報道量為780篇,占比達到44.24%。

    從表2高校媒體影響力榜單中可以觀察到,入選榜單前十的高校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三所高校獲得中央級媒體的高度關注。我們以這十所高校為例,檢索數據,登上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的這十所高校,清華大學以244篇的報道量居首,占比為31%;北京大學居次,報道量為197篇,占比為25%;中國人民大學排名第三,報道量為152篇,占比20%;復旦大學居第四,報道量為81篇,占比10%;浙江大學居第五,報道量為50篇,占比7%。媒體關注度是衡量高校社會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其中中央級媒體報道量,特別是人民日報的關注度更是可以凸顯這一指標的意義所在。從這十所高校來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三所高校的報道量占比超過七成,優勢明顯。

    圖3:人民日報關于10所高校的報道量及占比分布

    (二)媒體聚焦農村考生招生計劃及高教改革

    教育公平是一個非常引人關注的話題。媒體關于教育公平話題的報道量約為31萬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公布針對農村考生的招生計劃引發媒體關注。2016年北京錄取農村學子700多人,為近年最高。光明網刊發評論指出,通過“弱勢補償”促進教育公平,讓寒門子弟多一些向上流動的渠道,見證了現代大學的責任和擔當。清華大學面向農村考生推出的自強計劃同樣受到輿論關注,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中國網等中央級新聞網站也作了重點報道。這表明,教育公平已成為人們的基本訴求。

    在關注教育公平的同時,關于高校教育改革也是輿論熱議的話題。相關報道量約為15萬多篇。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指出:“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鞭k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真正讓高等教育由大變強,把我國建設成教育強國因之成為重大課題。人民日報就國務院出臺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采訪了多所大學校長。北大校長林建華表示,《方案》是新時期中國高等教育邁向高水平的重要指導方針,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光明日報評論稱,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需要“鯰魚效應”,從真正擴大和落實大學辦學自主權,充分引入民間資本辦學,推動大學辦學模式的革命兩方面著手。

    (三)高校各類論壇、活動獲央媒重點宣傳

    在中央級媒體宣傳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在媒體影響力榜單上排名靠前的高校頗受關注,清華大學組織的多個論壇、活動,如2015年國家形象論壇、中國足球論壇、成立人居科學院等被人民日報關注報道。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建系60周年時,人民日報海外版用半個版面刊發《方漢奇:積累到了,方成大家》,詳細介紹方先生的傳奇人生。武漢大學每年投入5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學生開展自主研究課題、學科競賽、科研訓練等創新實踐活動被人民日報報道。光明日報則關注了復旦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泛海發展基金設立、復旦學生團隊研發“智能水凝膠”、浙江大學支教團開展“千人圓夢”幫扶活動、浙江大學捐贈的23冊《宋畫全集》16冊《元畫全集》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圖書館收藏等信息。

    (四)地方、都市類媒體及網媒報道提升高校關注熱度

    在媒體影響力榜單上,北京體育大學、貴州大學、海南大學的排名也較為靠前。從媒體關注度來看,中央級媒體對這三所高校的報道量較少,三所高校上榜的推動力更多來自地方媒體、都市類媒體及網絡媒體的報道。如中國體育報關注北京體育大學成立冰雪運動學院、搜狐教育頻道報道了英國東倫敦大學攜手北京體育大學深化中英體育合作的新聞。海南日報刊發多篇新聞報道了百名博士“落戶”海南大學、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掛牌成立等信息。貴州大學的媒體關注度較高,除了貴州日報、貴州都市報等本地媒體的報道外,中國青年報、新華網、新浪、網易、騰訊等多家媒體及門戶網站將報道焦點聚焦在貴大校長鄭強身上。他在兩會上的發言引發爭議,提升了該校的關注熱度。

    (五)高校負面輿情呈現不斷上揚趨勢

    中國高校負面輿情列表

    排序

    高校名稱

    網媒

    論壇

    博客

    紙媒

    微博

    微信

    總量

    1

    清華大學

    4717.2

    221.8

    96.6

    111.0

    2912.7

    707.5

    8766.8

    2

    北京大學

    3327.0

    119.6

    78.8

    92.1

    3409.7

    740.0

    7767.2

    3

    復旦大學

    1783.8

    91.4

    56.2

    97.2

    1092.8

    346.5

    3467.9

    4

    武漢大學

    1488.0

    70.2

    49.6

    40.2

    477.0

    939.9

    3064.9

    5

    中國政法大學

    1477.2

    44.0

    37.3

    65.4

    626.9

    192.1

    2442.9

    6

    中國傳媒大學

    1274.1

    36.3

    24.7

    49.5

    349.4

    131.7

    1865.7

    7

    中國人民大學

    1111.5

    36.0

    37.0

    27.3

    323.2

    265.6

    1800.6

    8

    浙江大學

    312.0

    22.0

    9.2

    6.3

    1118.0

    215.1

    1682.6

    9

    北京師范大學

    993.6

    81.5

    75.2

    153.3

    109.1

    230.4

    1643.1

    10

    中山大學

    924.6

    41.2

    19.2

    28.5

    336.5

    223.8

    1573.8

     高等教育是輿論場最為關注的教育重點領域。媒體在正面宣傳高校學科建設、學術發展、會議活動舉辦的同時,也聚焦關注高校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以輿情視角視之,高校負面輿情也是影響輿論傳播的重要因子,同時對高校自身形象產生負面影響。這些負面輿情主要涉及腐敗、學生安全、校園管理等。

    在監測區間內,如清華大學被關注的主要事件有:清華教授汪暉被指抄襲、清華女生鉈中毒案、清華博士偷拍女子裙底等事件;北京大學被關注的主要事件有:北大被指強制女生跳易走光的“短裙操”、北大學生弒母案、北大出版社出版的高校英語教材被指80余處錯、北大研究生錄性愛音頻敲詐女子100萬獲刑7年等事件;復旦大學被關注的主要事件有:林森浩投毒案、宣傳片被指抄襲等。

    高校負面輿情呈現不斷上揚趨勢,這與高校領域話題多、話題性強分不開。此外公眾參與度不斷提高,特別是一些網絡媒體樂于爆料負面事件吸引網民眼球,隨著網民的積極響應,這些事件便成為重大輿情事件。

    熱點事件的熱源因子與媒體有關。研究發現,一些網絡媒體成為主要推手,媒體官方微博的力量也不可小覷,特別是以@頭條新聞、@新浪視頻等媒介微博。一個熱點事件是由網絡媒體、傳統媒體及新媒體共同形成的新型媒體場彼此相互作用傳播形成。一個熱點話題必然經歷網絡媒體的關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媒體議程的轉化,同時媒體的后續追蹤又很大程度上為用戶提供新的資源信息。

    從媒介參與度上來看,主要是傳統媒體、網絡媒體、微博、微信、論壇、貼吧。研究發現,網絡媒體占比約為70%,其次是微博占比約為20%,紙媒占比4%,論壇、貼吧占比3%,微信占比2%,視頻網站1%。

    圖4:各媒介占比分布

     

     

    2015—2016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匯總:

    2015—2016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一):高校社會影響力

    2015—2016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二):高校媒體影響力

    2015—2016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三):高校新媒體影響力排名

    2015—2016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四):高校網絡輿論影響力排名

    2015—2016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五):高?蒲杏绊懥

    2015—2016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六):高校校友影響力

     

    (責編:王藝錠、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