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評論:高考改革也需要“減負”

    2014年12月18日15:43    來源:新民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評論:高考改革也需要“減負”

      高考改革的腳步,如今走得比大多數人的預期快。

      2014年到了年底,教育部幾乎是以猝不及防的速度,連續兩天拿出四份“意見”:從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到高校招生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從取消體育特長生,奧賽、科技創新大賽獲獎者和思想品德突出事跡者加分,到取消自招聯考,將自主招生一律改為高考后錄取……每一篇“意見”都意味著多項高中教育、高考辦法和大學招生流程的新調整、新變化,四次“意見”疊加,最終形成的,決不再是以往多年外人難見其效的“小步倒騰”,而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高考革命。

      為了這場革命,整個社會似乎期待已久。

      從1977年恢復高考開始至今,持續了37年、中間經歷了多次微調的高考制度,幾乎是中國被批評最多的政策之一,近些年來尤其飽受詬病。中國孩子的沉重書包和疲憊童年,中學里的題海戰術和偏執少年,高中乃至大學里越來越浩蕩的棄考、留學大軍,更大范圍內存在的創新人才和持久活力缺失、階層固化等社會問題,分析推理到最后,都能歸結為這一根法力無邊、橫掃一切的“高考指揮棒”。

      但,真正到了舉足跨越這道門檻的時候,心里是不是也會有一絲慌亂與躊躇?高考改革,你準備好了嗎?整個中國都準備好了嗎?

      有這些年“小步倒騰”式的教育界內部改革墊底,讓人可以有些底氣。經過這么多年的抱怨與討論,對于高考選拔和教育改革,在大方向上,整個社會已逐漸形成共識,比如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讓選拔人才和教育環節更加多元、更尊重生命個體和辦學資源間的差異和個性,給每一個人的成長成才以更多選擇機會。而且我們都已明了,改革便意味著對現實的大步跨越,每一項都不可能等到萬事俱備、水到渠成才來啟動、推行。

      只是,高考改革牽動千家萬戶,豪邁變革的背后,少不得精密細致的系統制度設計和清晰標準的透明操作!耙豢级ńK身”有千般弊病,能夠延續30多年不變的惟一理由,便在于它操作上的簡便、硬性和可以保證絕大多數人“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式的公平公正安排。與之相比,新的高考招錄辦法更人性化、更重多元評價,相應地,便也少了以一條尺子衡量所有人才的簡單、固定排序,而多了人為操作的空間。如果權力階層不能革除特權意識,整個社會不能鏟凈腐敗土壤,教師、校長們沒有普遍具備良好的職業規范和道德自律,視職業聲名為至高無上的榮譽,則令人期待的教育改革很可能因粗放、混雜的操作而難于落實,有“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失望。

      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從試點開始,集中民智,積累經驗,扎扎實實做好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度設計,是當務之急。而整個社會也應避免焦慮急躁,留一點容錯、試錯空間,為高考減減負,少壓些額外的“使命”,且靜待它自我修復、完善,迎好這一場蛻變。姜泓冰

    (來源:新民晚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