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護理專業大三學生何炫20歲,明年就要畢業了。到時是爭取留在醫院上班,還是做一直向往的流浪漫畫家?她找到媽媽楊燕征求意見。媽媽什么也沒說,卻從抽屜里拿出兩個扉頁泛黃的日記本遞給她。
女兒何炫:兩個選擇 工作或流浪?
20歲的我走到了人生的路口,一邊是“想追夢就追夢,青春不留遺憾”,一邊是“活得現實點,找好工作是正經”。我想媽媽給點意見,她卻給了我兩本日記。一本是媽媽剛畢業時的,一本是20歲、和我一樣年紀時的。
翻開記載著媽媽青春的日記本。1985年有這樣的一篇日記和我現在的心境產生了共鳴。
“我幾乎每晚上都要在寫字臺前坐一兩個小時,我做了些什么呢?其實我什么也沒做,坐到9點就去睡了,青春真是無聊透了!”
—1985年1月6日
想不到媽媽也曾和我一樣迷茫過。我在江北區一家醫院實習5個月,想留下來,可以在接下來的時間繼續努力。我明白在醫院找個穩定工作是很現實的選擇,但確實不喜歡,我心里有個流浪漫畫家的夢,包里隨時都備有白紙畫筆,喜歡用漫畫記錄自己生活。
“我想我為什么不能頂(嘴)呢?只要頂得對!”
—1986年6月8日
看到這,我忍不住笑了,媽媽還說我喜歡頂嘴,她小時候也頂嘴外公。日記本里的媽媽熟悉又陌生。媽媽上學時成績不錯,工作上也特有魅力,但她也有任性的時候,她畢業后第一天上班,她竟然和科長拍了桌子。
“十八歲,但愿你永遠不會逝去!!我喜歡你(18歲的自己)!”
—1987年10月26日
我看到媽媽18歲生日那篇日記,通篇都是很愛18歲的自己,媽媽好自戀喲!媽媽的日記也讓我感到青春的美好,也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該如何走好。
媽媽楊燕:青春可以犯錯 媽媽也曾年輕過
孩子已經20歲了,她已成人,我不能給娃兒做決定,只能希望她自己考慮。給她看日記就是想讓她知道,要適當。年輕就是資本,現在能做的事情,再過幾年她可能有更多顧慮,現在做了不遺憾才能找今后的位置!
我也曾年輕,也曾迷茫任性,最終我還是能找準自己的角色。女兒現在就像當年的我,她正是最有想法的年紀,我不希望她因為想去做卻沒做而后悔。年輕時也可以適當犯錯,我鼓勵女兒在自食其力的前提下追夢,希望她游刃有余地活在現實和青春夢之間。
后記:一個決定 試試去追夢
這兩天,何斌做流浪漫畫家的愿望越來越強烈。最近,何炫到磁器口給別人畫Q版漫畫,5~10元一張,一天能掙兩三百元。從開始賣畫到現在,她已經陸續掙了三四千元。她計劃存錢,畢業后先去旅行。何炫說,如果最初一兩個月能有個不錯的開始,她會嘗試去做流浪畫家;如果現實實在太殘酷,她就乖乖回來先上班。
(根據重慶晚報12月2日006版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