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

    辯證看待985、211工程的存廢之爭

    孫 強

    2014年11月19日13:17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首先,在談論985、211工程院校存廢問題前,必須追根溯源,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國家當初設立985、211工程院校的背景和初衷。再結合當前出現的各種問題,如帶來的一系列教育資源不均衡,造成的不公平現象進行分析,我們才有資格談985、211工程院校的存廢問題。所以,應該以歷史的眼光、辯證看待此問題,站在時代發展的關節點上,客觀地審視此問題,切不可人云亦云。

    資料顯示:211工程始于1993年,是面向向21世紀,中國政府集中力量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的建設工程!985工程”名稱源于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講話。其宗旨是我國政府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高等教育建設工程,共有39所高校。

    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上來看,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正是我國社會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時期,也是經濟全球化趨勢迅速發展的時期,國家迫切需要具有若干所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來為現代化建設事業快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儲備。這就需要集中財力、物力、人力讓一部分有條件的大學領先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事實上,目前,我國已有高校開始邁入國際一流大學行列,由此,我們認為985和211工程院校的實施功不可沒。

    換言之,985、211院校的設立有其濃厚的時代背景。而985、211工程院校的設立也的確為我國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甚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極大貢獻。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其存在的價值是不容質疑的。

    然而,隨著985、211工程院校的發展,一系列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其中,問題最大的莫過于導致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一是導致學校之間發展的不均衡,人為地造成大學三六九等的“等級”,拉大了學校之間的差距,這種等級優越感主要表現在985和211工程院校,可以優先得到國家經費的支持,國家也在政策上優先傾斜,甚至這種等級也一度波及學生,影響學生擇業等一系列問題。其結果,也無形中給學生貼上了985、211的標簽,導致“非985、211”院校的畢業生常遭遇就業歧視。由此可以推出,因不公平而引發的不滿,是導致這次985、211工程院校存廢之爭的一個導火索。

    除了導致學校、學生發展不公平外,也導致了教育區域發展的不均衡,如河南省,僅有一所211院校,直接影響到該地區的公民享受平等教育的機會和權利。這些問題都是國家在實現高?缭绞桨l展的同時帶來的,都是需要直面的、正視的。

    事實上,985、211工程院校的設立,更多的是行政主導的思維,從推薦、評選等等環節看,多是行政主導,甚至專項經費的撥付也因過多行政參與而顯得過于固化。這些問題,都導致進入985、211工程的院校缺乏更多的自主權,因而在創新方面尤顯不足,從而影響了它們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

    出現這些問題,不能不讓我們深刻反思,究竟我們政府舉辦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僅僅需要幾所、幾十所世界一流的大學?還是讓每一個學子都能得到優質的、公平的教育?

    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的文件精神來看,促進教育公平已成為我國目前教育發展努力的方向。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要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努力方向是新一屆黨中央作出的英明決斷和理性選擇。而觀世界各國的舉措來看,“有質量的教育公平”也是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由此可以推出,實現“有質量的教育公平”將是我國高校改革發展的目標,也將是985、211工程院校努力發展的方向。

    然而,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做到“有質量的教育公平”,這是解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核心問題,也是破解985、211工程院校發展的關鍵。很顯然,高等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效率,也需要一部分有條件的院校優先突破重圍,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然后,帶動其他高校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發展,從而“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發展。同理,高等教育的發展也需要公平,如果我們的教育造就了更多的不公平,那么,會適得其反,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因此,這就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強整體統籌思維,既要考慮效率問題,追求質量,更要兼顧公平,實現均衡發展。

    實現效率和公平的兩者兼得,都需要去行政化的思維,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正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指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而這才是真正解決目前985、211工程院校發展的良方。

    基于此,筆者認為985、211工程的存在有其正面效應,不易簡單地廢除和取消,應該給與支持。但是,針對出現的各種不公平現象,必須調整思路,在機制上進一步完善和改進。這包括引入競爭機制,讓985、211工程院!盎睢逼饋,讓一些發展不好的高校逐漸退出,同時,支持非985、211工程院校向著特色化方向發展,避免擠在985、211工程的“獨木橋”上。其次,改進評價方式,引入社會化專業機構對高校進行評估,讓985、211工程院!熬o張”起來。同時,改進專項經費的撥款方式,突出績效原則,讓經費發揮出更大的激勵效應。

    (作者為哲學博士、教育學者)

    (責編:賀迎春、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