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批判“假語文”先找準病因

    2014年11月06日09:14    來源:中國教育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批判“假語文”先找準病因

      最近一兩年,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一直在炮轟“假語文”。11月1日的亞洲教育論壇上,王旭明再次提出,當前語文教育最急迫的是要回歸語和文。(11月3日《羊城晚報》)

      不可否認,在當下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違背語文教育教學規律的現象,把語文課上成了表演課、音樂課,偏離了語文教育教學的軌道。但是,就此把這種現象視為“假語文”,進行炮轟,推行所謂的“真語文”,筆者以為不符合語文教育的實際。

      從一線語文教學實際來看,絕大多數語文教師能夠按照語文教學規律上語文課,上的就是“真語文”,只有極少數語文老師在極少數時候上“假語文”。主要原因還不是語文教師不懂得語文教學規律,只是沒有把握好道具和教學手段使用的度,犯了教條主義錯誤,是照抄照搬教科書和過度重視技術手段的結果。另一方面,語文老師把語文課上成“假語文”,基本上是在上公開課的時候才會把語文課上成“假語文”。因為語文教師只有弄“假語文”,把一堂正規、科學的語文課弄成了一場表演秀,才能符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劃定的條條框框,才能符合脫離語文教育教學規律的考評要求和量化標準,這才是“假語文”的禍根。

      語文課,在本質上與英語課等一樣,都是語言文字課,有自己的教學規律。但是,這并不等于語文教學就不能使用PPT,不能在課堂上使用音樂、表演等道具和教學手段,關鍵是任課教師要把握好度。只要教學技術運用得適度,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那么對于上語文課來講就是加分,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總之,炮轟和批判背離語文教育教學規律的現象確有必要,但應當建立在實際情況之上,要實事求是。

     。ㄗ髡呦瞪綎|蒙陰縣高都鎮洪溝聯小教師)

    (來源:中國教育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