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

    用畢業證掛鉤高校學生體測治標不治本

    2014年07月27日09:5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用畢業證掛鉤高校學生體測治標不治本

      CFP供圖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其中規定“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制度,學生測試成績列入學生檔案。畢業時,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這意味著,體測不達標的大學生將無法獲得畢業證,因此立即引發了一場關于“學業vs體質”的討論。記者近日采訪了多名大學生、高校體育老師和專家,多數人認同新政策,相信新政策實施后,多少能對提高學生體質發揮一些作用。但很多受訪對象也擔憂,光憑一紙政策,很難真正改善學生體質,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以畢業證綁架體測的做法,很可能在實際操作中走入歧途。

      光有政策難改造假、替考現狀

      體質測試對于現在的大學生來說并不陌生,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學生應付體測有各種招數。北方民族大學學生小宋坦言,“我開學上大三,體育成績從來都是買到的,體測都是形式,很容易過關”。所謂買體育成績,其實就是花錢找人代測、代跑,由于很多高校在進行體育考試和體質測試時,往往是好幾個班的學生同時進行,很難進行認真的身份核實,找人代跑早已成為很多大學生順利通過體育考試和體測的捷徑。除此之外,大學生還有各種應對體測的方法,比如小病夸大,找老師說好話等。吉林大學大三學生孫文超因此提出疑問,“體測和畢業證、學位證掛鉤,體質測試就成了大學生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各種造假、替考、行賄受賄、暗箱操作等現象如何防范?”

      可能正是見慣了體育考試、體質測試中泛濫的虛假現象,記者采訪的大學生,即便一致認為學生體質應當加強,大多數人還是不支持教育主管部門以畢業證綁架體測的做法。

      鄭州大學大四學生晨輝認為,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氛圍應當更加濃厚,“光有政策遠遠不夠,還需要輿論引導和大環境支持,或者強有力的實施,若執行跟不上政策,只能是空談!北比A大學大二學生高鵬程表示,教育主管部門期望通過新政策提高學生體質的動機是好的,但做法是錯誤的,學生體質下降是由于體育本位的缺失,是中國教育體制下多年重文輕武的后果,是各級學校出于各種顧慮不積極推動體育運動開展、導致學校體育活動因噎廢食的后遺癥!跋胩岣唧w質,更應該在平時做出改變,促使學生走出宿舍,而不應該用‘一刀切’的辦法強迫學生作出改變。教育主管部門出臺這種政策,是計劃思維的體現”。

      與畢業證掛鉤未必能督促鍛煉

      然而,如果不用畢業證來“要挾”,大學生會重視體育運動,主動加強鍛煉嗎?

      已經大學畢業的國家一級健身指導員王應,在校時曾輔助體育老師做過全校學生的體質測試工作,他認為,現在的大學生需要外部督促手段來提高他們的鍛煉意識,“當時參加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看到的測試結果真是太差了。體測與畢業證掛鉤,有利于督促學生去鍛煉?赡墁F在學生都在抱怨,但這個政策將來的影響和效果,肯定是對學生有益的!

      “學生體質狀況連續下滑,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必須要采取一些強制手段來抓!蹦暇├砉ご髮W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長期從事高校體育工作,他表示,“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一抓就有效果的”。

      “學生反對畢業證與體測結果掛鉤的聲音比較大,這實際上正是多年來體育不受重視的體現!蓖踝谄奖硎,“為什么沒有人質疑大學生學業不及格就不能畢業的政策,卻對體測不合格就不能畢業卻有那么大的意見呢?一個合格的大學生,難道不需要一副合格的體魄嗎?”

      王宗平表示,按照國家現在的標準,大學生只要平時有一定的鍛煉量,體測是很容易達到50分的,“我相信,99%的學生拿到體測50分都沒有問題!

      學生這么怕體測,也是長久以來不重視體育鍛煉,導致對自己的身體素質嚴重缺乏信心的體現。

      讓學生真正參與鍛煉才是正解

      一方面是學生不運動、怕體測,另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門希望學生運動起來,順利地體測過關。矛盾很明顯。

      更大的矛盾是,教育部門希望體測不是目的,但對很多大學生來說,通過體測卻又成了目的。

      “根據我的觀察,現在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有20%就不錯了,絕大多數大學生是基本不運動的!蓖踝谄奖硎,“學生平時不鍛煉,到體育考試和體質測試時當然很難合格!

      在教育部新頒發的《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里,除了規定學生體質測試不到50分將不能畢業之外,還對學校日常開展體育課和體育活動做出要求,例如“必須為一、二年級本科學生開設不少于144學時(?粕簧儆108學時)的體育必修課,每周安排體育課不少于2學時,每學時不少于45分鐘。為其他年級學生和研究生開設體育選修課,選修課成績計入學生學分。每節體育課,學生人數原則上不超過30人。開設不少于15門的體育項目。每節體育課須保證一定的運動強度,其中提高學生心肺功能的鍛煉內容不得少于30%”等。

      “最大的問題在于,學校平時能夠做到開足體育課、開展各種體育活動、讓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嗎?”王宗平表示,根據他多年來對高校體育活動的了解,國內很少有高校能做到。

      因此,也有高校體育老師對畢業證與體測結果掛鉤的做法提出嚴重質疑,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體育老師呂梅認為,“僅靠這個政策是不可能改變現在學生體質差的問題,只會讓學生變換花樣地想辦法找漏洞,把體測成績弄及格,這完全違背了體育鍛煉的意義。不要為了應付政策而去臨時抱佛腳。我一直認為體質測試成績和升學畢業等掛鉤是對體育的一種侮辱,提高體育老師地位和待遇,增加體育課內容,提高學生鍛煉興趣才是王道”。

      由于學生體質狀況的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加之學生平時缺少體育鍛煉的情況在全國各個高校都很普遍,體質測試不僅對學生是項挑戰,對于學校來說也是“壓力山大”,為了交出一份漂亮的學生體質測試結果,學校作假也有很大可能。

      依照教育部新頒發的《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規定,“凡是達不到《基本標準》要求、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連續三年下降的學校,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不得評為合格等級,各。▍^、市)不得批準其為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學校!

      但學生體質測試是由學校自主進行,有關部門曾在幾年前提出過學生體質測試工作應該由第三方監督進行,但至今也沒有落實!爸灰亲灾鬟M行體測,任何一所學校都不會讓測試結果連續三年下降!蓖踝谄奖硎。

      為了督促學校認真做好學生體質測試工作,教育主管部門每年都對高校進行學生體質測試的抽測,但抽測的比例很小。王宗平認為這種抽測的威懾作用并不大。不久前,王宗平從相關部門獲得過部分高校學生體質測試結果與抽測結果的對比數據,并不出乎王宗平的預料,“數據出現差異的學校不是少數,而是多數”。(記者慈鑫 實習生郝玥)

    (責編:賀迎春、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