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2009-2014年中國各地區高考狀元中,加分狀元有180多人,占最近6年全國狀元總數的37.67%。其中,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考加分狀元人數最多,有6人,占該校狀元總數的50%,雄居中國各地區中學首位;河北衡水中學加分狀元有5人,占該校狀元總數的55.56%,名列第二;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泉州五中、南寧二中、延邊一中、本溪高級中學等各有4人,并列第三;廈門外國語學校、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南寧三中、海南中學、開封高中、長沙一中、靜海第一中學、烏魯木齊一中等各有3名加分狀元,并列第八。
存在人造加分狀元現象,高考加分政策亟待反思
高考加分政策是我國高考制度的一項特色設計,是高考中的特長生加分政策,目的是彌補高校統一招生制度的“唯分數論”缺陷而制定的。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探索打破應試教育體制束縛的招考辦法,鼓勵學生更加注重全面素質提高的一項積極措施,體現了照顧性與鼓勵性兼顧的原則。由于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使高考加分政策變味了,成為某些人謀取利益的手段,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爭議,特別是近年曝光的高考特招腐敗窩案,更是引發了全社會要求限制甚至取消高考加分的熱議。
高考加分政策影響頗大,在每年高考結束后最為激烈的高考狀元爭奪戰中,突出表現就是在中學、大學和地區之間引發的“裸分狀元”與“加分狀元”、“應屆狀元”與“復讀狀元”之爭此起彼伏。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最近幾年民族身份造假、體育特長加分造假事件頻出,特別是2009年重慶高考狀元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影響極壞,引發社會關于高考加分政策的討論。近年來,有些地區的重點中學為了攫取到稀缺的優質辦學資源,不擇手段人為制造不少高考“加分狀元”和“高分考生”,借此來提升學校的升學率和影響力,吸引社會各界和高校的關注,贏得政府部門的認可,“人造狀元”現象值得反思和警惕。
中國校友會網2009-2014年中國各地區中學加分狀元排行榜
來源:中國校友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