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小齊(化名)因為販毒,被判處拘役5個月。昨日,記者從番禺區法院了解到,該院去年至今受理了6件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案件,其中最小的被告人就是小齊。這些案件呈現出的低齡化應該引起重視。
像小齊一樣,在小小年紀就因毒品誤入歧途的青少年不在少數。番禺區法院分析該院審理的青少年毒品犯罪案件發現,青少年毒品犯罪呈現出鮮明的特點。
法院分析發現,青少年販毒往往是為了吸毒,籌措毒資,“以販養吸”、“以運養吸”現象非常普遍。在青少年毒品犯罪中,被告人有吸毒史的占68%。一些青少年因為吸毒缺少資金或興奮過度,誘發盜竊、搶劫、詐騙、賣淫、強奸等其他犯罪。
青少年犯罪活動往往依附于年齡較大的成年人,常以參加犯罪團伙的方式來表現。在長期進行的毒品犯罪活動中,多數犯罪分子都是以販養吸,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團伙和固定販、吸毒人員構成的消費網絡。大多數青少年在團伙犯罪過程中受人利用,受人指使,充當運輸毒品或者聯系買主的角色。
涉毒青少年以外來人員為主,他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主要是初中文化程度,但高中文化程度的涉毒人員存在增長趨勢。(記者 林霞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