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填報志愿在即,考生究竟該怎樣選擇學校和專業?19日,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建議,考生利用填報志愿前這段時間了解學校發展的理念、辦學定位、校園文化、學校價值觀等內容,就像跟大學談一場戀愛。
用談戀愛的心態選高校
高考結束,每個考生都面臨著多種選擇,如何才能選到一所適合自己的大學?許寧生認為,選學校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各位考生跟大學的戀愛期,最終的彼此選擇要靠這段時間的相互了解。聰明的考生應該先了解學校的發展理念、辦學定位、校園文化、學校價值觀等,判斷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感覺沒問題了再選擇。
許寧生介紹說,中山大學是文科、理科、社科、醫科、工科五大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近年,又傾力打造了一批應用技術學科及新興工科,進一步強化了學校綜合性特點。今年,中大超算學院將招收首批本科生40人,為全國首家。齊全的學科門類將成為中大學生發展的獨特優勢,學生可以跨學院自由組合成立小組,通過科研解決實際問題。近年,中大學生參加國際競賽,取得了多項優異成績。
大學院制培養綜合性人才
中山大學向來重視本科教學,今年在大類招生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了本科生培養的“大學院”制。許寧生介紹說,以往大類招生基本是在一級學科內實施,現在中大更鼓勵和支持跨學科專業的設置,打破院系間、學科專業間的壁壘,為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支撐。
以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命科學大學院為例,在四個一級學科基礎上設立本科專業,面向整個大生命科學,成為支撐四個一級學科發展的平臺。外語與翻譯大學院也成為中山大學的大學院之一。同時,中山大學也在以提高國民健康水平為目標,加快生物醫藥領域專業建設,如依托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增設化學生物學專業培養運用化學理論、研究方法和手段從分子水平探索生物醫學問題的專門人才;建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培養能在各個化工領域從事研發、過程設計和系統優化、企業管理等工作的專業人才。
看排名不如看學科優勢
據了解,今年中大計劃開設醫科創新班,學生畢業后既是醫生也是科學家。許寧生表示,中大招生宣傳時,雖然不會強調基地班、創新班,而實際上中大也在辦,每個進入中大的學生都有機會進入這些班學習,每個學生都有往創新拔尖人才發展的機會。
近年,社會上各種大學排行榜受到考生和家長的高度關注,在各大排行榜上,中山大學基本都排名在7-9名之間。許寧生指出,大學關注的核心是學術影響力,相對而言,學校更重視ESI(即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用以評價大學科學研究能力和學術聲譽)。在今年公布的數據中,中大上榜學科數量位居全國第三,16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若干學科領域進入全國前3,質量可圈可點。而在教育部2012年進行的全國高校學科水平評估結果中,中大32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16個學科進入全國前5。
許寧生表示,在填報志愿時,考生和家長應理性看待各種排行榜,更多關注大學學科的質量。(記者林世寧,通訊員蔡珊珊、王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