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師生比和編制來看,師資是充裕的,而在實際當中,往往專業師資緊缺,呈“無米下鍋”之勢。記者最近調研采訪職業教育,發現這一情況在西北地區各類職校、尤其是中職學校較為普遍存在。
在青海省西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記者了解到,這個位于省會城市的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同樣存在這個問題!盎A課程人員富余,專業課嚴重缺人!痹撔U猩蜆I中心主任曹海林介紹,由于專業課師資比例嚴重失調,該校專業課老師緊缺,課時量遠遠高于基礎課,“一周上30節課很正!。
據了解,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視和支持,西寧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的規模也有所擴大,招生范圍除了西寧市,還輻射青海全省,隨之,教師需求量也在增加?涩F實的情況是,職業學校急需的專業課教師并沒有得到有效補充。西寧市教育局按照職業學校的用人需求招錄了一批職校教師,但普通高校師范畢業生居多,如此一來,編制是滿了,可師資缺少的問題并沒有解決。
專業教師缺乏,專業教師梯隊建設滯后,現有專業教師師資隊伍面臨無源之水的困境。雖然近年來職校在實訓基地建設、經費保障方面有很大改善,但較之普通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缺少名師,年輕骨干教師不足,已然成為制約職業學校發展的突出瓶頸。
曹海林說,職業學校教師招錄由教育局統一組織,職校上報需求計劃,教育局組織招聘事宜,目前招聘教師多以國家項目為主,依據編制總量進行。而國家項目只面向普通高校大學本科畢業生,并沒有面向職業技術院校的渠道,如此一來,招錄的大多是基礎課教師,或和職校專業課相近的基礎課大學生。這些新招錄人員進校后,需要進一步進行專業技術課程培養,從而達到“雙師型”教師的目標。
而實際的情況是隔行如隔山,對于一個從未接觸過汽車維修的大學生而言,雖然他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但要完全了解汽修專業的技能,并達到一定水準,勝任汽修教師的教學任務,并非短時間內可以完成。而另一方面,由于專業課程在職校是骨干課,直接關系學生能否學有所獲,影響將來的就業發展,課程任務繁重;且職校專業課程大多操作性較強,較普通基礎課教學難度大,在目前缺乏激勵機制的前提下,很多基礎課教師更愿意上基礎課,對轉任專業課教師興趣并不大。
專業師資緊缺,“雙師型”教師不足,面對如此窘境,西寧一些職校也進行了其他嘗試。曹海林介紹說,新創辦的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曾前往山東、蘭州等地招聘專業教師,可由于青海自然地理環境所限,以及可提供的薪酬有限,前來應聘的高職畢業生寥寥無幾,招聘效果并不好。
“盤活現有資源,在當地范圍內實施靈活政策,廣泛吸納職業技術人才進入職校!辈芎A终J為,職校專業師資在自身解決無力、外請無門的情況下,只能釋放內部活力,讓現有的人才流動起來,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曹海林說,高校優秀教師可以自由流動,擔任其他高校的授課任務,能同時接受和培養其他高校的研究生,職校也完全可以搭建這樣的平臺,開門辦學,不同學校的優質專業師資可以通過搭建人才流動“立交橋”,進行廣泛的跨學校授課、交流。
此外,廠礦企業也是優質職業技術人員匯集的地方,按照現有的用人機制,這些專業人才很難進入到職校,也可以搭建職校和廠礦企業的人才流動“立交橋”,具備一定專業技術水平的廠礦企業專業人才可直接受聘進入職校,或擔任職校的兼職。
由此看來,對于目前職校專業師資緊缺、師資隊伍缺少流動的現狀,搭建面向職校體系和廠礦企業的人才流通“立交橋”,盤活現有職教體系內外專業技術資源,不失為符合實際的應對之舉,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相關部門在用人機制上進行大膽的改革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