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章正、趙婀娜)14日下午,北京市東城特教學校1—6年年級聽障學生來到北京市東城區小學課程資源中心(史家小學基地),與來自史家小學的學生共上選修課,課程的內容為:機器人搭建、創意美術、茶藝、家藝、廚藝和陶藝。
聽障的學生共分為6個小組,每組3—4人。在老師的帶領下,與普通學生在一起,共同制作北京特色小吃、學習泡功夫茶、制作紙花、制作布藝卡套和制作動物泥塑!拔彝ο矚g來這里上課的,在這里不僅能學到東西,還能遇到很多小伙伴!北本┦袞|城特教學校四年級的聽障學生劉帥一字一句開心地說。
“在融合教育課堂里,聽障的學生往往比普通的孩子更為專注,動手能力也比較強,只要給聽障的孩子機會,他們也一樣表現得非常出色!比握n教師馬文莉老師說,她作為返聘的優秀教師給融合教育的孩子們講授創意美術課程,運用日常廢棄的紙板、牛奶盒、衣服標簽等材料,為同學們講授如何制作工藝品。
早在2013年4月,北京市就出臺了《北京市中小學融合教育行動計劃》,東城特教學校也與史家小學攜手共建“藝術聯盟!。兩所學校還在北京市東城區小學課程資源中心的基礎上,積極引入社會力量開設融合教育課程。本學期,已經為融合教育課堂開設了6門課程,其中就有5門課的任課教師屬于社會力量:3門課的教學由優秀的退休教師擔任,另外2門課是從企業和少年宮邀請了專業的教師。
北京市東城區小學課程資源中心主任陳綱介紹,為了加強融合教育的師資力量,中心根據學生的需求,已經聘請了多位有經驗的退休教師和社會專業人士參與。專門開設了適合融合教育課堂的課程,受到了聽障的學生與普通學生的歡迎,也讓學生們感受到與學校不一樣的授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