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3日電(記者林露 實習生韓東欽)教育部、農業部今日聯合發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試行》提出,為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將由國家承認的涉農中、高等職業學校招收50歲以下,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的務農農民以及農村新增勞動力。招生重點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農村經紀人、農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和農村基層干部等。累計修滿2720學時、獲得170學分即可獲得國家承認的中等職業教育學歷。
實行彈性學制 學習年限為2~6年
方案規定,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的招生對象為:年齡在50歲以下,初中畢業以上學歷(或具有同等學力),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等領域工作的務農農民以及農村新增勞動力。據了解,招生重點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農村經紀人、農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和農村基層干部等。
方案規定,教育實行彈性學制,有效學習年限為2~6年,允許學生采用半農半讀、農學交替等方式,分階段完成學業。
分為3大類課程5大類專業
新型職業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分為種植、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農業工程和經濟管理五個專業類,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能力拓展課三大類,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實際選擇學習需要的課程,也允許各地根據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適當調整課程內容或增開其他課程。
170學分畢業 農村會計、技術員等二年以上經歷可折算學分
新型職業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實行學分制,學時與學分按照16個學時折合1個學分計算。累計修滿2720學時、獲得170學分即可畢業。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可輔修第二個專業的課程,學生修滿第二專業的有關專業技能課程,并取得相應的學分后,學?砂l給第二專業畢業證書。
方案規定,每個專業一般可選擇若干項可折抵學分的從業經歷,如具有兩年以上農村會計,農民技術員、植保員、防疫員、沼氣工,較大規模園藝場、養殖場,主要農產品規;A藏、加工經驗和技術等工作經歷。每項技能至多可以折抵3學分。學生須出示每項從業經歷的證明材料,通過認定就能獲得相應的學分。
按期完成學業將獲中等職業教育學歷
據了解,學生在學制有效期限內完成規定的課程學習,考試考核成績合格,達到規定的畢業學分數即可畢業,獲得國家承認的中等職業教育學歷,由學校頒發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證書。畢業證書標明“新型職業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字樣和所學專業為《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農林牧漁類所列相應專業,后附所學專業方向和修習課程清單及學分表,并按照現行中等職業教育管理方式,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據了解,2011年,教育部、農業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的意見》,提出加快建立農民職業教育制度,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