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北京選拔賽舉行。潞河中學、十一學校、楊鎮二中和北京12中四所中學代表隊經過“16進8”、“8進4”的激烈角逐脫穎而出。決賽中,這些未被生僻字難倒的中學生,卻折在了一些生活常用字上。
看得出來,所有學生都做了精心準備,很多筆畫多的字或是只在歷史典故中出現的字詞,比如“顰蹙”、“米芾”、“粳米”、“馬弁”、“暴殄天物”等,都沒能難倒他們。但讓考官和觀眾沒想到的是,一些生活常用字卻難倒中學生。
當聽到主考官念“腦卒中”一詞時,參賽學生仿佛以前從未聽說過,猶豫半天,在答題板上蒙著寫出“腦促中”三個字。另一名學生聽到主考官念“轉氨酶”時,也微微一愣,左思右想,把“氨”寫成了“胺”。還有一名學生被“按揭”一詞難住,似乎完全不知其意,只好以“案接”充數。
在考“鎬京”一詞時,出現笑場。參賽學生聽到這個古都名稱時,遲遲無法落筆,最終寫成“號京”。主考官宣布其寫錯后,半開玩笑地提示:“你不知道現在有個特別火的韓國明星叫李敏鎬嗎?就是那個鎬字呀!”臺上臺下笑聲一片,參賽學生懊悔地說:“對呀!這個字我知道……”
此外,孩子們寫字時的“倒插筆”,也讓考官頭疼。比賽期間,三位考官幾次點出選手們的筆順錯誤,如“建”字應該先寫“聿”、“米”字第一筆應該先寫點、“丸”字應該先寫撇,但這些字,孩子們都未按正確筆順書寫。
對此,選拔賽主考官、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副會長袁鐘瑞表示,漢字聽寫大會成功地將孩子們吸引到中國傳統文化上來,形式非常好;顒右脖┞冻龊芏鄦栴},如很多學生握筆姿勢不對、對筆順學習不認真、對字的讀音也不夠重視。此外,學生們在傳統文化知識、生活常識方面也有很多欠缺,如果平時能多看看書、翻翻報紙,多關心身邊的生活,可能就不會被難倒。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