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3月6日電(駱飛)開學伊始,畢業在即,工作備考、考研備戰讓學校自習室的座椅又火了,“一座難求”現象正在一些高校蔓延。近日,一則“長沙一大學自習室收費100元一人,考研后退還”的消息引起熱議。在這則“押錢占座”的消息中作為公共資源的自習室是否該收費成為學生和學校爭論的焦點。其爭論背后凸顯的是我國大學公共教學資源管理和建設還需進一步完善的現狀。
近年來,校園內因占座而引發的爭議不絕于耳,學生們為占座斗智斗勇、絞盡腦汁的奇葩舉動并不新鮮。記得2004年那首紅遍網絡的《大學自習室》,以諷刺幽默的歌詞將大學“占座難”現象引入人們的視野,之后在占座中出現的“鐵鏈鎖座”“板磚看座”“雇人占座”以及“為占座夜宿走廊”等各種奇葩現象愈演愈烈。
為解決此類問題,讓有限的校園公共資源能被充分利用,給真正需要的同學服務,從“搖號占座”到“押錢占座”很多學?芍^做足了功課。但這只是“頭痛醫頭”的手段,并未觸及問題本身,屬治標不治本。
解決問題的關鍵還在于進一步完善大學公共教學資源的建設和管理。高校應加快學;A設施建設,增加公共教學資源數量,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充足的公共教學資源空間。同時,學校應加強現有公共教學資源管理。在不少學校,公共資源浪費嚴重,不少占座的同學并未做“正事”,往往在聊天、聽歌等,有的占座是只見其書未見其人,還有的一個人占多個座。這使有限的公共教學資源未被充分利用,學校應加強浪費現象的排查和清退,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讓座位能物盡其用,給真正需要的同學服務。
增加資源,加強管理,從源頭上標本兼治,才能真正終結“占座難”現象,給校園內持續高溫的“座椅熱”降溫。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