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北京高考志愿模式改革前后的變化和區別

    2014年02月25日10:38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北京教育考試院已于2014年1月10日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關于調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本科志愿設置的通知》,按照通知中所說,北京2014年高考志愿填報模式將由原來的有序志愿調整為平行志愿模式(如圖1)。

    2013年志愿填報表格      2014年志愿填報表格(文科一本二本和理科一本二本表格相同)

    圖1—高考志愿填報表格

    變化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3年志愿填報表格在一志愿只有一所學?梢詧罂,這也是我們所說的有序志愿。2014年志愿填報表格多了一個一志愿,報考模式轉變為平行志愿。這兩種志愿模式下的錄取規則有著巨大的差別,簡而言之,在有序志愿下每位考生去所報考的院校按照成績進行排隊,學校根據招生計劃從高分依次往下進行錄取。在平行志愿下,所有的考生排成一列隊伍,每一個學生都有唯一的排名,排到考生的時候先看他的A志愿學校,如果被提檔則不會再看B志愿,如果沒有被提檔則繼續看B志愿學校?偨Y起來就是有序志愿,志愿優先,遵循分數,平行志愿,分數優先,遵循志愿。

    這種變化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有兩個,一個是擴大了考生對于大學的選擇面,多了一次機會;另一個就是大多數院校的錄取排名將進一步上漲,想進入更好的學校難度變大了。對于高分段學生來說,只要志愿填報合理高分落榜的情況將不復存在。對于中檔考生來說,中檔分數的院校排名必將因為高分考生的平行第一志愿B而提高。對于一本線附近的考生,以往如果接受去外地上學可以選擇211大學,甚至是985院校,這種機會將會變得很少。

    與外省市大平行的區別

    相信一部分做過功課的家長對于平行志愿已經有所了解,也知道外省市這些年已經逐漸實行大平行的志愿填報模式。比如2010年的的天津市和2013年的山東省都是第一年實行平行志愿,在為這些省市的學生報考當中我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雖然和北京一樣都是平行志愿,但是差別還是很大的。在天津的大平行中一本A、一本B、二本A和二本B每個批次可以填報五所院校,在山東的大平行中一本和二本每個批次可以填報六所院校,而北京在一本和二本中每個批次一志愿只能夠填報兩所院校。去年為一個天津的考生報考,我給他第一個學校報考中央財經大學,第二個學校報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我這樣報考可以嗎?完全可以,因為孩子的成績就在這兩所院校附近,這兩所院校每年分數差別只有幾分,所以兩個學校被其中一所錄取的概率是非常大的。退一步說,即便兩所院校都沒有錄取我,我后面還有三所院?梢越幼∷,完全不必擔心。但是,在北京兩所院校的平行模式下,我是萬萬不敢如此的,所以北京的報考是一種比較危險的大平行模式。相對于過去的有序志愿咱們已經前進了一步,但是依舊存在的風險不容忽視。

    北京的志愿填報是考前估分填報,而天津已經是考后知分報考,這也為我們帶來不小的困難。在北京整個志愿填報過程中,根據平時成績預估高考排名這一個環節至關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影響最終高考成績的因素很多,考試難易度變化,題型適不適合孩子,平時成績就有波動高考發揮如何,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成績出來比預估的高了,會覺得浪費分數,低了將無法進入心儀的院校和專業。相比天津的考后知分填報,再配上天津教委發布的分數排名統計(分數所對應的排名),大家都不用作成績預估,分數出來就都知道了,確實省去了考生和家長一大部分精力。所以北京的志愿填報,在考前估分上也存在的一定的風險。

    下面我將從數據來給大家分析這些變化。

    圖4—2012年高考理科錄取數據分布

    注: 2012年理科一本線是477分,二本線是433分。

       2013年高考錄取數據教育部將于2014年4月中下旬發布,所以選用2012年的數據進行說明。

      在圖4中我們首先要明確標題項的意思。

      1.“分數段”顧名思義就是分數在這兩個數值區間,或等于這兩個數值。

      2.“本段人數”代表在這個10分段中的考生數,不是累計人數。

      提前批和一本院校錄取的考生數,即表示被這兩個批次中的院校錄取的考生數,也只代表這個10分段內的人數,并非累計人數。

      3.“未被提前批和一本院校錄取的考生數”,這里我們是做了一個減法,本段人數-提前批和一本院校錄取的考生數=未被提前批和一本院校錄取的考生數,數字同樣代表這個10分段內的人數,并非累計人數。這也算是廣義上的一本落榜人數,在高分段中包含了一小部分被港澳臺及國外大學錄取的學生,隨著分數的降低這部分考生數量所占比例急劇下降,可以忽略不計。

      4.“二本院校錄取過一本線的考生數”,一本落榜的學生在二本中還是有一些學?晒┻x擇的。數字代表這個10分段內的人數,并非累計人數。而且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考生的分數段,不乏一些分數原本較高的學生。

      5.“三本院校錄取過二本線的考生數”,這個和上一項數據意義是相同的,只是對應的批次不同。

    圖6—2012年高考文科錄取數據分布

    注: 2012年文科一本線是495分,二本線是446分。

      因演算過于繁雜,這里只顯示出計算的結果,演算所用數據均來自北京教育考試院編寫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在京招生錄取分數分布統計(文/理科)》。2013年高考錄取數據教育部將于2014年4月中下旬發布,所以選用2012年的數據進行說明。

    來源 計橋高考志愿研究院

    (責編:潘金潔瓊(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