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曬“野雞大學”易 除“學歷崇拜”難

    2014年02月24日14:06    來源:沈陽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曬“野雞大學”易 除“學歷崇拜”難

      李宏宇圖

      近日,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和中國留學網公布了一萬余所正規海外院校的名單。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提醒,出國留學一定要擦亮雙眼選擇正規學校別被“野雞大學”忽悠了。教育部公布的海外正規學校名單,包括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44個中國公民主要留學國家。

      (2月23日《京華時報》)

      教育部發布一萬余所正規海外院校名單,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舉措。然而,在筆者看來,上“野雞大學”那些人,尤其是名人(比如唐駿上西太平洋大學等),他們未必就不知道這些大學就是“野雞大學”,也未必不知道自己上“野雞大學”的混文憑本質、自己交了多少學費、寫了什么樣的論文以及學到了多少真本事。一個誰也繞不開的問題是,在我國當下,有些時候,無論是升職還是求職,都需要一定的學歷和文憑來充門面。

      報“野雞大學”的許多是“體制內人”。包括許多國企或國家行政事業單位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機關干部,而且年齡普遍偏大。有時候,學歷尤其是洋學歷,是完全能夠成為“資本”的!皩W歷崇拜”,是我國用人體制機制的大問題。當下社會,沒有學歷,敢于表露自己就是中專、高中或是大專學歷的達官貴人,實為少數。

      這讓我想到了留學多年、學富五車卻沒有混到一張學歷的我國最負盛名的學者——陳寅恪先生。這位被稱為“教授的教授”的陳寅恪先生,長時間留學海外,精通20余門語言,卻沒有混得一紙學歷,但還是被梁啟超推薦到清華大學任教,并成為“四大國學導師”之一。我很懷疑,如果陳寅恪先生活在當下,他回國之后,還能不能到大學里去教書;即便是教書,能不能混得一個所謂的職稱?更何況,國內學歷注水被發現,許多人只能混個洋文憑“出口轉內銷”嘍。

      何時何地,國人似乎都喜歡拿學歷說事。以至于人人都是文憑的粉絲,大家都是學歷的擁躉。但又不得不承認,破除“學歷崇拜”不是一件易事,因為破除“學歷崇拜”要從評價機制多元化來入手,舍此無他。(濟北南)

    (責編:教育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