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學習是為了解題還是解決問題

    2014年02月19日17:29    來源:現代教育報    手機看新聞

    教學首先要在兩個方面下工夫:一是研究學生,二是研究教什么知識。

    研究學生什么?一是已經具備了什么;二是還缺什么;三是困難和障礙是什么。把學生的實際狀態作為教學的起點和出發點。

    老師教什么?原理性知識!所謂原理性知識,就是揭示事實或現象背后某個道理,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知其所以然”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面對每一次的教學內容時,首先能夠準確把握住其蘊含的原理,找到本次教學中那些說明為什么、什么道理一類的知識。

    我們改革了備課,首先要求教師對學科知識體系進行整體研究,明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構建知識樹,知識框架;其次分析單元和本課書或這個知識點在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和作用;進而挖掘這個知識背后的知識,弄清知識點的來龍去脈。改進備課的項目要求,重點清楚下面幾點:研究理念、背景分析、達成目標、思路方法等。在以上幾點都明確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教學設計:創設喚起學生學習需要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深刻思考的核心提問,學生自主探究的活動環節設置何方法以及關鍵處的點撥提升等。

    研究中我們一直堅持:要讓學生做最重要的事!什么是課堂學習中重要的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運用規律學習。學習就是不斷發現的過程。我們歸納出四個“強調”。

    強調研究的問題來自學生的生活。有需要的學習才會喚起學習的興趣,和生活聯系越緊密的學習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學習研究的價值。問題可以是學生課前就有的,也可以是情境中激發的,還可以是老師幫助學生回憶生活梳理出來的。

    強調創設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在巧妙的進退之中得以展現。退一退,讓學生有更充分地交流;等一等,讓學生思維的時間更多一些。課堂上要設計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的環節,時間要有保證。

    強調學生獲得自主發現的體驗。課堂學習要促使學生不斷體驗個人的價值,不斷獲得他人的肯定和欣賞。即使是學生有暫時的困難、暫時的不解,但是學生是自己在思考、在探索,只要有愿望就會激勵自己不斷追求。盡量避免教師預設了標準,然后一個個問題地追下去,直到得到老師認可的答案。

    強調自主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學習是為了解答考題,還是為了解決問題?解答考題就簡單了,但解決問題就要形成自己的思維策略,要為新的探索做準備。我們注重讓學生梳理通過學習自己真正的收獲在哪里,回顧解決問題過程中采用的方法,并歸納總結;進而回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李磊)

    (責編:教育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