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歲的賴玉平是華東師范大學生命醫學研究所教授。在華東師大工作不到3年,她已成功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計劃、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并榮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榮譽稱號!拔业某砷L離不開華東師大對青年教師發展的大力支持!辟囉衿秸f。
青年人才的脫穎而出,源于華東師大一貫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拔磥5年是華東師大建設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關鍵時期,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唯有改革創新、全力以赴地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比A東師大黨委書記童世駿說。
兩個支撐點
引進培養雙結合
“沒有一流的青年教師隊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華東師大!比A東師大校長陳群認為,要實現學校建設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高層次人才的發現、培養和引進機制。在他看來,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有兩個支撐點:“優秀人才引進”與“青年教師培養”。
“青年英才計劃”是華東師大自2009年開始在人才引進方面的一項重要舉措,主要針對具有較大發展潛力、能夠開拓新的學科發展方向、有望成為學術帶頭人的優秀青年人才。今年,華東師大新推出“青年高層次人才計劃”,希望通過在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兩大領域各引進和培育100名高層次人才,造就一批青年學科帶頭人。
“在華東師大,引進人才只是學校人才隊伍建設的一方面,對學,F有人才隊伍的培養和提高同樣至關重要!睋A東師大主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長梅兵介紹,為促進青年教師成長,學校除了對新進教師進行入職培訓,還根據青年教師具體情況制定了系統性的在職培訓方案。除正常的職務晉升外,學校還為優秀青年教師職務晉升設立“優青遴選”專門通道,鼓勵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年教師,破格申請聘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至今已有62位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獲得晉升,其中包括30名正高職稱和32名副高職稱。
以才引才人才輩出
團隊培育成效大
華東師大化學系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是在何鳴元院士的帶領下于2003年建立的,近幾年來,在人才培養方面成績卓著。如吳鵬教授2009年獲得了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資助后,2010年又獲聘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33歲的葛建平教授是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和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重點實驗室有機化學方向的楊海波教授的“有機超分子及聚集體化學”課題獲2013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支持;一年前,該研究方向周劍教授的“不對稱催化”項目也獲得該項基金支持。同一實驗室同一研究方向的兩名成員相繼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支持,這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實屬少見。
事實上,通過“以才引才”和團隊建設,華東師大已經成功培育了不少類似的優秀團隊:以何積豐院士領銜的團隊入選2010 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以張經院士領銜的團隊入選201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以國家特聘教授劉明耀領銜的團隊入選2011年度“教育部創新團隊”……而這些優秀團隊的成員多為4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
軟環境凝聚人心
鋪設臺階助成長
“學校開展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第一要為青年教師的成長鋪設更多臺階,第二要為青年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多支持;第三要對青年教師的發展提出更高要求!标惾赫J為,為青年教師的成長鋪設臺階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保證青年教師在新起點上快速啟動工作,華東師大為新引進的優秀人才提供必要的經費。2009年起該校專門設立“青年預研究項目”,資助人文社會科學的青年教師開展前期研究,至今共資助202項,其中有82項申請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同時專門設立“科研創新基金”,資助理工科的青年教師開展前期研究,目前項目資助率已達到70%以上。
為解決青年教師的生活實際問題,該校制定了向青年骨干崗位傾斜的《華東師范大學崗位績效津貼實施方案》;面向青年教師,做好租房補貼和住房補貼的發放以及校內周轉房的安置工作。一個能讓青年教師有幸福感和自豪感的“軟環境”更是凝聚人心的關鍵。在華東師大,青年教師不是單兵作戰,每個人身后都有院系和團隊的無私關懷和支持。
完善的青年教師隊伍建設體系,既競爭擇優又寬松和諧的成長環境,華東師大已成為孕育優秀青年教師的沃土,一大批優秀青年才俊在這里快速成長、施展抱負和放飛夢想。記者 黃蔚 通訊員 劉金玉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