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公務員考試申論:材料政府觀點不等于命題人立意

    2014年01月23日16:08        手機看新聞

    在申論考試中,各方觀點成為了我們答案信息點的主要來源之一,也引起了考生的特別關注。確實,在申論考試的材料中的觀點是最容易把握信息的,也是最符合答案表述模式的,但是考試材料中往往觀點比較多、涉及面比較廣,如何把握觀點就成為了考生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

    在申論考試的觀點中,最容易引起考生關注的就是政府部門的觀點,因為考生認為這是最權威的,是代表政府的就一定是代表命題人的,其實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政府的觀點并不一定就是命題人的觀點。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政府觀點。所謂政府觀點,就是政府機關、部門或者政府授權的組織、個人在評論、解決社會問題的過程中提出的看法、解決方案及約束等內容,是代表某一政府部門的意志的文字或語言表述。通過這一概念我們可以看到,政府觀點是以一種具備一定權威性的觀點表達,往往能夠對地區、系統工作產生重要影響,但是并沒有表明政府觀點都是正確的,現實社會政府行政行為失當也是一個驗證。

    在申論考試中,政府觀點并不一定全都正確,也有出現政府觀點錯誤的情況。但是我們要主要以的一點是,畢竟政府觀點帶一定的權威性,所以在確定其觀點失當的時候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原則。一般來講,政府觀點失當在申論考試中主要體現為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政府自己承認錯誤,另一種是社會絕大多數觀點反對政府觀點,材料中的這兩種內容的出現表明了政府觀點的錯誤。

    比如在2010年9·18聯考材料中出現了這種情況,材料表達為:據悉,該市某區經貿局將“東梁煤礦”的產權以1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徐某個人。區政府對“1萬元”的價格作了如下解釋:經評估,“東梁煤礦”總資產約3210萬元,總負債約3209萬元,凈資產約1萬元。對于這一轉讓價格,當地不少人認為“簡直低得離譜”。區煤炭工業局某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坦承:“根據當時的煤炭市場價格,1萬元確實太低了!彼硎,在煤礦權屬、企業性質存在爭議的情況下進行改制轉讓“確有不妥”。

    我們發現,政府有關部門的觀點是價格為1萬元,但是材料中表述為“當地不少人認為”、“區煤炭工業局某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坦承”,這兩種表達方式直接告知我們后面的兩種觀點是命題人支持的,這就是社會絕大多數反對和政府承認錯誤的典型模式。所以我們從中可以得出命題人的觀點是“1萬元確實太低了”。這就是命題人觀點與政府觀點不一致的典型代表,政府與命題人之間并不能劃等號。

    我們的學習不能迷信權威,我們的做題不能迷信政府,對于任何東西都要嗅一嗅、看一看,仔細分析后才能得出最為準確的結論。

    來源:華圖教育

    (責編:王永戰(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