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探訪南昌“留守兒童之家”:盼望早日見到父母

    2014年01月19日11: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探訪南昌“留守兒童之家”:盼望早日見到父母

    18日,距離春節還有十多天,來自江西南昌的“留守兒童”吳茜茜像往常一樣,一遍遍數著春節到來的日子,盼望早日見到父母。

    她說,爸爸媽媽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家一次,自己從小就和爺爺、奶奶住一起,為了照顧年過七旬的爺爺、奶奶,每天獨自一人上、下學,還包干了許多家務活。

    “我希望他們(父母)以后不要到外面去了……”吳茜茜搓著手指頭,怯怯地說道。

    在中國,像吳茜茜一樣的“留守兒童”超過6000萬,因長期與父母“分居”,缺少關注與情感呵護,他們多性格柔弱,有自卑、孤獨等心理,更容易受到外界傷害。為緩解這一現象,中國不少地方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在勞務輸出大省江西省的省會城市南昌,目前就有765個“留守兒童之家”,這里多配以圖書館、心理咨詢室、活動中心、親情熱線等,并召集志愿者進行課程、心理等方面的輔導。

    本周,中新網記者走訪了南昌市青山湖區塘山鎮高新社區的“留守兒童之家”,這個不到百平米的地方,卻是60多個孩子在放學后,節假期間最溫馨的“家”,有“三點半書房”、“心語驛站”、“親情話吧”等10余項功能。

    “我會唱歌、跳舞,喜歡玩呼啦圈!比缃,每天來“留守兒童之家”,找小朋友玩耍成了吳茜茜最快樂的事!拔铱梢栽谶@里寫作業,還可以和小朋友玩,很開心……”

    社區書記涂花嬌是這里的“家長”之一。她告訴記者,像吳茜茜這樣的留守孩童有很多,剛來“留守兒童之家”時,他們大多怕生疏、性格孤僻,但自理能力較強。

    遠離南昌市中心的星光社區“留守兒童之家”負責人何瑛告訴記者,2002年,他們為留守兒童及當地在職人員子女成立了活動室,最初只有幾張桌子和志愿者捐贈的書籍,較為簡陋。

    隨著社區兒童越來越多,2008年,社區向附近單位借用百平米活動室,作為“留守兒童之家”!艾F在,孩子們一有時間就會過去玩!

    據了解,南昌留守兒童超過28萬人,除“留守兒童之家”外,當地還建立了“留守兒童家長學!、“留守兒童托管中心”,開通了“留守兒童親情熱線”。

    華東交通大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舒曼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留守兒童之家”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留守兒童在這里找到歸屬感,但不應過度“標簽化”,否則,可能會讓他們產生另類和自卑感,或者無度向社會索要關愛。(作者王姣 姜濤)

    (責編:熊旭、林露)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