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復旦大學大刀闊斧進行自主招生改革,“學業水平考試”這幾個字突然成了熱詞,所有人即將踏上高考路的小伙伴都在窺探在這個動作背后的信號——今后,“學考”會不會成為另一場高考?
一問:
“復旦模式”會不會在浙江復制
復旦大學宣布,自2015年起將在上海探索在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中引入上海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成績:其中,2015年要求考生在8門學業考試中至少取得7個A,2016年則要求考生在10門學業考中取得至少8個A。
這就引出兩個猜測。猜測一,復旦在浙江的招生,會不會采用同樣方案?
對此,復旦招辦給出的官方說法是:浙江省的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方案,要看咱自己省教育廳的學業水平考試改革進程而定,目前還沒有具體方案。
復旦招辦一位招生老師跟記者透露,如果浙江省的政策跟上了,“自主招生引入學業水平考試”肯定是大方向。只是,就浙江的實際情況看,復旦在浙江的自招方案,沒法直接平移上海本地的。
在上海,2014屆應屆高三學生學業水平考試能夠達到“8A”的人數約為3600人,近幾年均穩定在3500人左右。通過加試語文、數學附加題,能夠進一步篩選出與目前復旦每年入圍面試人數(1100人左右)相當的考生。
而對于浙江這樣的生源大省來說,達到“8A”的人數肯定破萬了,“對于浙江未來的自招方案,肯定還得重新籌謀。但考生加強對學業水平考試的重視,肯定是沒錯的!
猜測二,對于其他高校的自主招生,“復旦模式”有沒有可復制性?
至少目前,高校自招拼殺最激烈的“三大聯盟”設置的門檻,都與“學考”無關。清華大學雖然在自招招生對象的“優先條件”中新增一條“綜合學業成績排名在全年級前5%”,但招辦老師明確表示,綜合學業成績由學校自己制定衡量標準,可沒有學校將此與“學考”掛鉤。
“眼下各地學業水平考試標準都不一樣,無法體現區分度!蹦陈撁藘雀咝5恼猩蠋熕较孪蛴浾咄嘎,特別是傳統的會考被他們視為雞肋。比如眼下各盟校正忙著審核學生的自招申請材料,也有同學會附上會考成績,但他們基本不看。但這位“盟!闭修k老師也表示,浙江眼下的“學考”是順應高考改革方向的——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考試時間,一考多次,“這倒值得試試看!
另一位高校招辦老師也透露,“三大聯盟”的自招方案一直在籌謀,改革是遲早的。如果要在“自主招生引入學業水平考試”,無非兩個方向,一是像復旦那樣把學業水平考試納入自招門檻,另一種是和高考成績一起核算比例。
二問:
與浙江高!叭灰惑w”招生關系會不會更緊密
和高考成績一起核算比例,這一改革方向,倒是和目前浙江省高校采取的“三位一體”招生辦法不謀而合。
2013年,浙江高校共有19所本科院校、3所高職學校加入“三位一體”招生試點院校。試點院校把考生的會考成績、高校面試測試成績以及高考成績,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綜合分,最后按照綜合分擇優錄取考生。
折算比例是高校自己定的,其中會考成績所占的比重,最普遍的占20%(比如浙江工業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等),最高占30%(浙江財經大學和溫州大學等),少的則占10%。
記者聯系了多所省內高校,雖然2014年的“三位一體”招生計劃還沒有正式公布,但折算比例基本延續去年。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招辦主任謝書琴告訴記者,該校2014年的自主招生,會考比重會從原本的20%降到15%,這和“此前會考由省內各地自行組織,頻頻被質疑規范性、公平性”不無關系,但她看好改革后的學業水平考試,“今后歸入省考試院統考了,比重可能又會增加!
但各高校招辦主任也有一個普遍共識,“學考”不會增重過多,“不能用應試教育的思維定勢來衡量學業水平考試,更不應該變成高考選拔的范疇,不然,這個考試就走歪了!
省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就是測試學生在完成中學教育的時候,達到了什么水平。至于高校招生要不要采用這個標準,高?梢宰约哼x擇。不能給這個考試太多的負擔,只能給它適當的負擔,然后其他的功能由大學和社會去選擇。這樣改革才能進行下去。